[发明专利]在至少部分使用纤维材料的情况下制造针织品的圆型针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9987.4 | 申请日: | 2008-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赖因哈德·柯尼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因哈德·柯尼希 |
| 主分类号: | D04B9/14 | 分类号: | D04B9/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至少 部分 使用 纤维 材料 情况 制造 针织品 圆型 针织机 | ||
1.圆型针织机,用于在至少部分使用纤维材料(10、11)的情况下 制造针织品,该圆型针织机包含一条机器轴线(27)、多个在机器轴线 (27)周围分布设置的针织系统(6)、多个具有牵伸辊的牵伸装置(8、 8a、8b、8c)和多个驱动单元(28),所述牵伸装置用于将纤维材料(10、 11)至少输送给所述针织系统(6)中的若干个,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 牵伸辊并且与配设的牵伸辊处于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横向于机 器轴线(27)布置的、防纤维的隔壁(26),牵伸装置(8、8a、8b、8c) 设置在隔壁(26)下方并且驱动单元(28)设置在隔壁(26)上方,并 且驱动单元(28)穿过隔壁(26)与配设的牵伸辊耦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型针织 机包含基板或三角底板(17),并且隔壁(26)由多个支柱(16)支撑, 这些支柱围绕机器轴线(27)分布设置并且支承在基板或三角底板上和/ 或支承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隔壁(26) 环形地或锥形地包围机器轴线(2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隔壁(26) 包含多个沿圆周方向防纤维地彼此贴靠的分段(26a、26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隔壁(26) 在其顶侧上设有包围各驱动单元(28)的、基本上封闭的遮盖件(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遮盖件(30) 通过朝机器轴线(27)的方向伸出的遮盖元件(31、32)补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各牵伸装 置(8、8a、8b、8c)分别具有一对输出辊(46、65),所述输出辊具有 在安装状态下平行于机器轴线(27)设置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各牵伸装 置(8)配设用于纤维废料的抽吸通道(34c)和用于污物颗粒的抽吸通 道(34d),并且各抽吸通道(34c、34d)连接在一个中央抽吸装置(34) 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各牵伸装 置(8a、8b、8c)构成为用于分别并行地输送至少两个纤维材料(10、 11)的双重牵伸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型针织机包含至少一个牵伸装置结构,所述牵伸装置结构具有两个重叠 的牵伸装置和与所述两个牵伸装置平行的两个另外的牵伸装置,各牵伸 装置具有共同的驱动元件(ZRI、ZRII/III1、ZRII/III2、ZRIV1、ZRIV 2),在此一个预牵伸组(I、II)具有多个水平的轴(67)并且一个主牵 伸组(III、IV)具有多个平行于机器轴线(27)的垂直的轴(65)。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各牵伸 辊至少部分设置在插入件(56、63、112、113)中,所述插入件通过联 接装置(40)可拆地与隔壁(26)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插 入件(56)构成十字形的并且牵伸装置位于该插入件的四个象限中,所 述插入件(56)通过第一支臂(135)可枢转地设置在另外的插入件(63) 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牵 伸装置(8b)具有通过第二支臂(132)和第一枢转点(131)直接在隔 壁(26)上可枢转地支承的第一插入件(63)和通过第一支臂(135)和 第二枢转点(134)与第一插入件(63)可枢转地连接的第二插入件(56), 第二枢转点(134)设置在第一插入件(63)的前下角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因哈德·柯尼希,未经赖因哈德·柯尼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99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