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用光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8957.1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花野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0;H05B37/04;A61B1/06;F21W131/205;F21Y101/02;G03B21/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用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用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经知道有使用LED的照明用光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这些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照明用光源装置,使多个LED光源快速移动,同时使每个LED光源在预定期间瞬时发出强力的光,由此获得表观上连续的明亮的照明光。
因此,能够获得明亮的照明光,同时能够延长LED的寿命,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照明用光源装置,在光源故障的情况下等,存在光量变动或光量为零的不佳情况。
与此相对,作为在光源故障的情况下等使光量不变动的照明用光源装置,已经知道有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3记载的照明用光源装置,设置两个光源灯,通过将镜子的朝向从一个光源切换到另一个光源,能够快速进行光源中断时的光源交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6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24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104583号公报
但是,在把上述专利文献3公开的设置紧急情况用灯的方法,适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时,需要设置与多个LED光源不同的紧急情况用灯和LED等的备用光源,存在装置大型化和成本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高亮度的光源,而且不需要设置备用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照明用光源装置,具有:多个发光体;导光部件,其将由该发光体发出的照明光引导到被照明区域;可动部,其使该导光部件和所述发光体相对移动;点灭控制部,其与该可动部的相对移动同步地驱动所述发光体点灭;光量检测部,其检测被引导到所述被照明区域的所述照明光的光量;和紧急时点灯控制部,在由该光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照明光的光量达到预定的阈值以下时,使所述点灭控制部的点灭驱动停止,使所述发光体全部连续点灯。
根据第1方式,通过可动部动作,导光部件和多个发光体相对移动,通过点灭控制部的动作,发光体与导光部件的相对移动同步地被点灭驱动。即,由多个发光体中被配置在与导光部件相对的位置处的发光体发出的照明光被引导到被照明区域,所以能够使导光部件和多个发光体的相对移动快速进行,同时使多个发光体联动地依次单脉冲地发光,获得表观上连续的明亮的照明光。
在该情况时,在由光亮传感器动作而检测到的照明光的光量达到预定的阈值以下时,通过紧急时点灯控制部动作,点灭控制部的点灭驱动被停止,使全部发光体连续点灯。因此,例如在可动部的相对移动与点灭控制部的点灭驱动的相位出现偏差、可动部的相对移动停止、光量下降以及进行点灭(以下称为“闪烁”)这些紧急情况下,也能够使由任一个发光体发出的照明光入射到导光部件上,向被照明区域持续提供稳定的照明光。由此,不需设置紧急情况用的备用光源,即可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降低成本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照明用光源装置,具有:多个发光体;导光部件,其将由该发光体发出的照明光引导到被照明区域;可动部,其使该导光部件和所述发光体相对移动;点灭控制部,其与该可动部的相对移动同步地驱动所述发光体点灭;光量检测部,其检测被引导到所述被照明区域的所述照明光的光量;和紧急时动作控制部,在由该光量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照明光的光量达到预定的阈值以下时,使所述点灭控制部的点灭驱动停止,使任一个所述发光体连续点灯,在由所述光量检测部检测到的光量达到最大时的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发光体相对的位置处,使所述可动 部停止。
根据第2方式,例如在任一个发光体故障的那种紧急情况时,由于在与连续点灯的正常的发光体相对的位置配置导光部件,所以能够持续射出连续的照明光,而不使用故障的发光体。并且,与使全部发光体连续点灯时相比,能够节约电力并降低发光体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金属磷酸铝(MEAPO)分子筛的方法
- 下一篇:飞翔昆虫类捕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