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有至少一个可强制解扣的拉钩的一次性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18586.7 | 申请日: | 200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R·马图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30 | 分类号: | A61M5/30;A61M5/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 斐 |
| 地址: | 德国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有 至少 一个 强制 拉钩 一次性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它配有一个壳体,在该壳体中或在该壳体上分别至少局部地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式弹簧蓄能器、至少一个至少临时可充填有效物质的筒体活塞单元、至少一个活塞操纵柱塞和至少一个释放单元,其中,所述弹簧蓄能器包含至少一个预紧的弹簧元件,并且,所述活塞操纵柱塞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弹簧蓄能器和筒体活塞单元的活塞之间。
背景技术
DE 36 44 984 A1也公开了这样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具有一个以弹簧预紧的活塞操纵柱塞,其后柱塞杆在其自由端上具有一个弹性的拉钩。该拉钩将活塞操纵柱塞形状锁合地固定保持于注射器壳体的一个棱边上。为此,拉钩在壳体上只有一个很小的支承面。为了释放(触发操作)注射器,拉钩被从保持它们的棱边推移开。由此,以弹簧预紧的活塞操纵柱塞便向前冲顶,借以实施注射。
发明内容
US 3,557,784公开了一种多次使用的注射器,每使用一次都要在其壳体中置入一个新的筒体活塞单元。为此,该多次使用的注射器每用一次都几乎要完全拆卸,再重新进行组装。为了保持操纵活塞操纵柱塞的弹簧,有两个彼此对置的拉钩分别经由一个机械式回转铰链支承在注射器的壳体上。这两个回转铰链被安置在壳体的外侧。
US 2006/0129089 A1公开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四件式的多次使用的注射器。该注射器具有一个受拉力加载的活塞操纵柱塞,该活塞操纵柱塞借助于一个具有多个定位指的环被支撑在壳体上。这种支撑是在中间连接其它一些独立壳体部件的情况下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出一种模块式构造的一次性注射器,它在保持小型结构尺寸的情况下只有很少几个部件,而且在操作简单的条件下保证安全可靠的存放和功能。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主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得以解决。为此,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拉钩,所述拉钩在其自由端的区域内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面。活塞操纵柱塞贴靠在所述支撑面上。拉钩的锁止状态是通过一个定位在一锁止位置中的释放元件加以保险的。该释放元件具有一个释放位置,它使得拉钩强制地侧向撤退,而释放所述活塞操纵柱塞。
在此,通过本发明,例如提供了一种无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该注射器的活塞操纵柱塞在一次性注射器的释放(触发操作)过程中被释放。此外,为了弹簧蓄能器的预紧和保持,活塞操纵柱塞通过至少一个安置在壳体上的或整合于壳体中的拉钩被形状锁合地保持。这个或这些拉钩由一个释放元件保持在其锁止位置中,直到一次性注射器被使用为止。为了释放(触发操作)注射器而释放所述拉钩,以使活塞操纵柱塞在弹簧蓄能器的作用下至少可以近似平行于一次性注射器的中心线运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可以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和下文针对几个以示意图表示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
图1配有两个可强制解扣的拉钩的一次性注射器;
图2如图1,但已打开保险并被操作;
图3如图2,但在药剂推射之后;
图4针对图1在保险元件区域内的横剖视图;
图5带有两个在锁止位置中有变形的拉钩的一次性注射器;
图6如图5,但已打开保险并被操作;
图7图5所示的一次性注射器的一个壳体半部的内视图;
图8针对图7的侧视图;
图9带有两个在释放位置中有变形的拉钩的一次性注射器;
图10针对图9在保险元件区域内的横剖视图;
图11活塞操纵柱塞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2活塞操纵柱塞的局部视图(假想的状态);
图13如图9,但已打开保险和被操纵;
图14如图13,但在药剂推射之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示出了配有持久加载的弹簧蓄能器的一次性注射器的简 单原理。该一次性注射器包括:一个壳体10;一个例如充填了注射液的筒体活塞单元100;一个活塞操纵柱塞60;以及一个作为弹簧蓄能器的螺旋压缩弹簧50。此外,在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一个释放元件82和一个保险元件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未经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