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心轴的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8396.5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K·弗赖赫尔冯维尔莫夫斯基;E·富得雷尔;J·施塔尔特迈尔;W·塔施纳;A·奥斯特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28 | 分类号: | F16D65/28;F16D55/224;F16C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英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制动钳装置。
背景技术
由DE 44 31 353 C1已知同类型的制动钳装置。已知的轴承装置设置在一个轨道车辆制动器的制动钳装置中,该制动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壳体的彼此背离的外表面上的、由偏心轴的各一个末端侧的偏心轴颈偏心地驱动的制动钳杠杆。在此,制动钳组件的钳杠杆可转动地支承在偏心轴颈上。钳杠杆另外轴向地与偏心轴的偏心轴颈连接。
在已知的轴承装置上,钳杠杆的环形法兰滑动地支承在一个与运转的轴一起旋转的盖盘上,该盖盘又借助于一推力轴承相对于壳体轴向地支承。但由于两个推力轴承产生相对高的摩擦损耗。因为壳体侧的推力轴承从偏心轴的轴向方向上看位于偏心轴的以大直径为特征的基体上。但是,因此通过轴向力加载的且因此生成一个摩擦力距的推力轴承的有效的摩擦直径是相对高的,从而在推力轴承中生成一个不希望的高的摩擦力距,该摩擦力距降低了包括一个这样的偏心传动装置的传动杆的效率。
在这样的制动钳装置中还具有以下的问题,制动钳杠杆在轨道车辆行驶时在制动器未制动并且为张紧的状态中遭受的振动导致干扰的空气噪声。
在EP0732247A2中也描述了一种一种轨道车辆的盘式制动器单元,其形式为具有偏心支承的钳杠杆的制动钳装置。制动钳的钳杠杆在此通过滑动轴承盘轴向地支撑在偏心轴的偏心轴颈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进一步开发开头所述类型的一种轨道车辆制动器的制动钳装置,使得它具有较少的摩擦损耗。
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解决。
本发明设定:推力轴承从偏心轴的轴向看在偏心轴颈的区域中设置在制动钳杠杆和壳体或者一固定在壳体上的构件之间,轴向的力流从制动钳杠杆直接导入到推力轴承中,并且从那里导入到壳体或者所述固定在壳体上的构件中。
因为推力轴承设置的直径可以具有小于现有技术的尺寸。因此对于作用在推力轴承中的摩擦力距产生较小的、更有效的杠杆臂,因此,摩擦力矩比开始引用的现有技术损失小。这导致轴承装置有利的高效率。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措施能实现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发明的有利的扩展构造和改进。
特别优选的是,推力轴承紧靠地或者直接地设置在机体和壳体或者所述固定在壳体上的构件之间。然后,轴向的力流从机体直接导入到推力轴承中,并且从那里导入到壳体或者所述固定在壳体上的构件中。因此在机体和壳体之间得出一短的、直接的力流,而无需偏心轴的中间连接,这导致较少柔性的分界缝并且因此导致一个有利的、刚性的力传递。在一个制动钳组件处,这导致制动器的规定构造的加压点和制动点。
更加详细的内容来自下述实施例的阐述。
附图说明
下面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列描述中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包括密封装置的一个制动钳装置的一个透视视图;
图2图1的密封装置的放大的横剖视图;
图3按照另一实施形式的密封装置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轨道车辆制动器的制动钳装置2,该制动钳装置与一个未示出的制动盘共同作用。制动钳装置2在图1中示出在使用位置中,亦即在上方示出的构件也安装在上方。
制动钳装置2通过一这里没有详细描述的致动器3操作,并且作用在一偏心轴4上,该偏心轴具有末端的偏心轴颈,即一个上方的偏心轴颈6以及一个下方的偏心轴颈8,所述偏心轴颈从制动钳装置2的壳体14的壳体孔10、12突出地转动地支承在各一个制动钳杠杆、即一个上方的制动钳杠杆16和一个下方的制动钳杠杆18中。在图1中示出的使用位置中,制动钳装置2基本上是水平地设置的,以便从重力方向看,上方的制动钳杠杆16设置在比下方的制动钳杠杆18更高的水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