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7730.5 | 申请日: | 200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泽丰;所司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1/10;B32B7/02;B32B27/20;G09F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成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性 透光 性硬涂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等的防眩 性透光性硬涂膜。
背景技术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已经被广泛用于LCD、及与LCD组合使用的 触摸面板用途中,近年来,其向PDP用途中的使用正在扩大。
以往,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作为以提高可见性为目的的高精细 品受到喜爱,但近年来,除了高精细品化,还要求可以将图像上的黑 色更黑地显示的高对比度化。
对于这种要求,提案有在含有微粒的固化树脂层上层叠有透明固 化树脂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例如参照特开平10-325901号公 报)。但是,通过设置最表层的透明固化树脂层,可以形成适度的表面 粗糙度,可以将图像上的黑色更黑地显示,但存在防眩性不充分的问 题。
另外,提案有在光扩散层上层叠有防眩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参照特开2004-4777号公报)。在该提案中,记载有尽可能平坦地制 作光扩散层,通过防眩层形成凹凸。但是,在该方法中,即使与基底 的表面粗糙度相比,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一方变大,存在将图像上的 黑色更黑地显示不充分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状况而做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 可以充分显示防眩性、且可以将图像上的黑色更深黑地显示(在本发明 中称为改善“色调”。)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本发明者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高对比度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很大程度上被表面的凹凸形状和其大小左右,再进一步潜心研 究,结果发现,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 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和分散有 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 的透光性硬涂膜,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 (Ra(A))和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 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后的雾度值 (Hz(A))和进一步层叠(B)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由此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基于该知识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膜 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 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 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层叠 (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和层叠(B)层之 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 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之后的雾度值(Hz(A))和进一步层叠 (B)层之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Ra(A)-Ra(B)≥0.01μm (1)
Hz(A)-Hz(B)≥1.5% (2)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 性硬涂膜中,上述(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上述(A)层中的微粒的 平均粒径以下,其中,(B)层中的微粒的配合比率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 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为0.01~500质量份,且(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 粒径为10μm以下。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 性硬涂膜中,上述(B)层的膜厚为上述(A)层的膜厚以下,(B)层的膜厚 为0.1~10μm。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 性硬涂膜中,在上述透光性基材膜的设有(A)层及(B)层的面的相反面 设有压敏粘合剂层。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 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 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及(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B) 层层叠之后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满足下述式(3),且(B) 层层叠之后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z(B))满足下述式(4)。
0.1μm≤Ra(B)≤0.5μm (3)
0.10μm≤Rz(B)≤2.70μm (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模活动定位装置
- 下一篇:冲孔机上的自动扩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