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毫米波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7641.0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歌川仁史;松井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
主分类号: | G01S7/03 | 分类号: | G01S7/03;G01S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毫米波 传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被测定物发射微波/毫米波带的信号,并接收来自 被测定物的反射波而检测(例如动作检测、速度检测、存在检测、以 及位置检测等)与被测定物相关的信息的微波/毫米波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微波/毫米波传感器装置构成为,通过微带线等传送线路, 来连接晶体管振荡器电路或GUNN二极管振荡电路、二极管混频器 电路、天线、耦合器、分配器、以及发送接收分离用循环器等各个独 立的功能电路。这样的以往的微波/毫米波传感器装置是一般通过将振 荡电路的振荡信号用作发送RF信号,并且利用分配电路来取出该振 荡信号的一部分并也用作混频器电路用本地信号,使该混频器作为零 拍型降频变换器而发挥功能,而将接收RF信号变换成IF信号的零拍 型传感器方式的微波/毫米波传感器装置。
在这样的通过连接独立的功能电路来构成的微波/毫米波传感器 装置中,电路的高密度集成化中存在界限,并且,特别在毫米波带中 由于这些功能电路间的连接部、传送线路引起的损失成为电路性能劣 化的主要原因,所以提出了将振荡器电路、混频器电路、以及天线等 集成化的结构的零拍型传感器或零拍型降频变换器。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C.M.Montiel,’A Self-mixing active antenna for communication and vehicle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s’,MTT-S Digest,1996”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将用作振荡元件兼混频元件的 GUNN二极管直接安装在圆形导体贴片内,从与圆形导体贴片连接的 带有DC阻塞电容器的偏置Tee电路中取出IF信号。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Robert A.Flynt,’Low Cost and Compact Active Intergrated Antenna Transceiver for System Application’, MTT-10 Vol.44 Oct.,1996”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通过片式电容器 电容地耦合的两个半圆形导体贴片的中央配置用作振荡元件的FET, 在漏极侧导体贴片内直接安装用作混频元件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3“M.J.Kelly,’HBT active antenna as a self-oscillating Doppler sensor’,IEE Proc.Microw.Antennas Properg., vol.147,No.1,Feb.,2000”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对供电阻抗是50欧姆 的一般的方形导体贴片天线的供电点,在同一平面上连接独立于该贴 片天线所设计的50欧姆负载用的通常的微带线型晶体管振荡电路, 将该晶体管用作振荡元件兼混频元件,从通常的方形导体贴片天线中 输入接收RF信号,在晶体管的漏极侧RF扼流圈与直流电源之间配 置20欧姆的电阻,并从该电阻的扼流圈侧的端子作为电压而取出施 加到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IF信号。
但是,如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那样,在圆形导体贴片内直接 安装了GUNN二极管的结构中,虽然没有由于传送线路而引起的电 力损失,但GUNN二极管自身的DC/RF变换效率与晶体管相比非常 不佳,因此功耗变大,如果不采用高的放热结构,则无法期待稳定动 作。另外,GUNN二极管与晶体管相比,无法期待高的RF/IF变换增 益,所以在检测灵敏度的这一点中是不利的。进而,在非专利文献1 记载的发明中,虽然采用了平面导体贴片型放射结构,但无法实现期 待单纯结构、低成本、以及高电力效率的传感器装置。
另外,如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那样,在通过片式电容器电容 耦合的两个半圆形导体贴片的中央配置振荡用FET,并在漏极侧导体 贴片内直接安装了混频用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结构中,由于将多个 RF带部件配置在导体贴片内,不得不成为复杂的结构。另外,在通 过片式电容器实现的电容耦合中,难以在毫米波带中实现,且在混频 用中使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所以无法期待比晶体管高的RF/IF变换 增益,在检测灵敏度的这一点中是不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未经独立行政法人情报通信研究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7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性鞋子
- 下一篇:UE能力信息通知方法、确定接入系统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