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6173.5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C·齐默尔曼;S·克勒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07 | 分类号: | G01N27/40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 立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已由EP 1046906A2公知了一种气体传感器,它具有一个传感器元 件,该传感器元件用暴露于测量气体中的端部区段由传感器壳体伸出及在 该端部区段上被一个外防护套、一个中间防护套及一个内防护套包围,其 中外防护套在其背着传感器壳体的端部具有一个相对传感器轴线向着径向 内部延伸的底部区段。由三个单独的防护套组成的防护管的制造相对地昂 贵,因为作成零件的第三防护套意味着附加的组装及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气体传感器,其具有一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用 一遭受测量气体的端部区段由一传感器壳体伸出及在该端部区段上被一外 防护套、一中间防护套及一内防护套包围,其中,该外防护套在其背离该 传感器壳体的端部上具有一相对传感器轴线向着径向内部延伸的底部区 段,该内防护套相对该外防护套和该中间防护套轴向地伸出,该外防护套 具有一由该底部区段起向着该传感器壳体方向延伸的、构成该中间防护套 的环套。
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气体传感器具有其优点,即减少了制造成 本,其方式是:内防护套相对外防护套及中间防护套轴向地突出,外防护 套具有一个由底部区段开始向着传感器壳体的方向延伸的、构成中间防护 套的环套。外防护套及中间防护套以此方式构成一个双壁的外防护管。双 壁或环套的制造可被组合在外防护套的制造中。由此减少了部件的数目, 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通过下述的措施可得到上述气体传感器的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及改进。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外防护套与所述环套构成一体,因为以此方 式使成本减小。
特别有利的是,内防护套在其向着传感器壳体的端部具有一个肩部, 环套一直延伸到内防护套的该肩部上或一直延伸到传感器壳体上,因为以 此方式构成两个封闭的室,通过这些室将测量气体引导到传感器元件。这 些室用于流的导向。
此外有利的是,外防护套与环套一起构成一个外室,因为在该外室的 端部上进行第一次偏转,这使测量气体中所含的颗粒被分离。
非常有利的是,环套与内防护套一起包围一个中间室,因为从流方向 上看,在中间室的端部上进行流的第二次偏转,这使其它的颗粒从测量气 体中分离。
有利的还在于,环套用一个密封区域贴靠在内防护套上,因为以此方 式中间室相对排气管被密封。
此外有利的是,内防护套包围一个中心室,传感器元件用其端部区段 伸入该中心室中。
另外有利的还在于:外防护套的底部区段具有通入外室中的输入开口, 外室通过连接开口与中间室连接,中间室通过内防护套的圆周孔与中心室 形成流通连接,其中内防护套在轴向上突出的端部区段中具有排出开口。 以此方式在这些防护套中实现多次偏转的流导向及由此实现有效的颗粒分 离。传感器元件用其端部位于圆周孔的上方,以致到达传感器元件的测量 气流经历第三次偏转。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简化地表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及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其进 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的截面图。
该气体传感器例如用于确定内燃机的排气中的氧浓度、温度或颗粒浓 度。但该气体传感器也可明确地用于确定任意气体的任意物理量。
该气体传感器具有一个传感器壳体1,在其中设有一个传感器元件2, 借助它可测定待测量的气体物理量,例如氧浓度。
传感器元件2具有一个测量气体侧的区段2.1及一个连接侧的区段 2.2,其中测量气体侧的区段2.1遭受测量气体,例如排气,在连接侧的区 段2.2上设有电连接触头3,例如用于提取传感器元件2的测量信号。传感 器元件2在测量气体侧的区段2.1上具有一个未示出的测量元件,该测量 元件将一个与待测量的物理量相应的测量信号通过传感器元件2中的一个 未示出的电连接传导到电连接触头3上。
传感器壳体1例如圆柱形构成及具有一个贯通通道4,在该贯通通道中 接收传感器元件2。贯通通道4延伸在例如相对传感器轴线5的轴向上。传 感器元件2例如细棒形、长方体形或圆柱形地构成。它在通道4中被至少 一个密封件8至少区段地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