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3564.1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塚本典弘;绫部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61/20 | 分类号: | F16H61/20;F16H59/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建峰;苗迎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执行空档控 制操作的自动变速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自动变速器控制装置中,当汽车在前进档位中停止时,出现 爬行现象,其中,由发动机的空转产生的驱动力作为爬行力经由转矩变换 器和变速机构被传送到驱动轮。为了保持汽车静止,驾驶员必须操作制动 器,以抑制爬行力,并且发动机的燃料效率降低由制动器消耗的与爬行力 对应的量。因此,当制动器踏板被压下以启动制动器并且加速器几乎完全 关闭以使汽车在前进档位中静止时,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执行空档控制 操作,以将自动变速器从驱动模式切换到空档模式,在空档模式中,前进 档离合器半接合,并且在前进档位中随着汽车滑动。
这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控制装置降低了在前进档离合器上的接合压 力,以将前进档离合器的温度降低到预定值或者更低,以便前进档离合器 在空档控制操作期间不能被由滑动引起的摩擦热量过分地加热(参见例如 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7-9930(JP-A-2007-9930))。
在执行空档控制操作时,在JP-A-2007-9930中公开的自动变速器控 制装置基于发动机速度、发动机速度与转矩变换器的涡轮速度之间的比 率、液压油温度以及空档控制操作的持续时间来估计前进档离合器的温 度,并且当所估计的前进档离合器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减小在前进档离 合器上的结合压力,以减少摩擦热量的产生。
但是,在上述自动变速器控制装置中,当在接合前进档离合器中使用 的液压油的温度低时,液压的响应慢,换句话说,因为液压油的高粘性, 实际的液压不与期望的液压一致,并且当自动变速器从空档模式向驱动模 式返回时,在前进档离合器上的接合压力可能不象期望那样增大。而且, 如果考虑到当所述温度低时提供到摩擦接合元件的润滑油的粘性也高的 情况而降低在前进档离合器上的接合压力,则用于控制前进档离合器的接 合和脱离的螺线管在低压力范围中工作,在低压力范围中,压力响应慢, 并且当自动变速器从空档模式向驱动模式返回时,在前进档离合器上的接 合压力的上升的延迟可能增大。
如上所述,当液压油的温度低时,在自动变速器从空档模式向驱动模 式返回时前进档离合器上的接合压力的上升因为液压的慢速响应或者某 个其他原因而延迟。因此,当启动汽车时不能平滑地接合前进档离合器。 结果,汽车发生振动,或者汽车的启动性能劣化,导致不良的驾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可以防止可能引起前进 档离合器的上升的延迟的液压的慢速响应,以便即使在自动变速器从空档 模式向驱动模式返回时液压油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保证前进档离合器的 平滑接合,因此可以防止当启动汽车时汽车发生振动以及汽车驱动性能的 劣化,并且可以改善驾驶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涉及一种自动 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具有在启动时接合 的接合元件;转矩转换器,用于从动力源向所述变速机构传送动力;以及 空档控制部件,用于执行空档控制操作,以当汽车在前进档位中静止时降 低在所述接合元件上的接合压力,并且在所述汽车的启动时执行返回控制 操作以接合所述接合元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液压油温测 量部件,用于测量用于在所述空档控制操作的开始时操作所述接合元件的 液压油的温度;实际速度比计算部件,用于获取所述动力源的旋转速度和 所述转矩转换器的涡轮的旋转速度,并且计算由在所述动力源的旋转速度 和所述转矩转换器的涡轮的旋转速度之间的比率表示的转矩转换器的速 度比以作为实际速度比;以及目标速度比设置部件,用于将所述转矩转换 器的速度比的目标值设置为目标速度比。当由所述液压油温测量部件测量 的液压油的温度低于预定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速度比设置部件将所述目标 速度比设置成使得所述实际速度比变得低于在液压油温度正常的情况下 的速度比,并且在所述空档控制操作期间,所述空档控制部件调整所述接 合元件上的接合压力,以使得所述实际速度比等于所述目标速度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