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阀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3535.5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西峯明子;伊藤慎一;土田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61/00 | 分类号: | 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潘 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设备中的调节阀。更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用作控制管线压力的主调节阀的调节阀。
背景技术
控制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设备设有多个位于安装在换挡机 构上的阀体中的阀。该液压控制设备通过利用这些阀来调节液压力并转 换从油泵排出的液压流体的供给和排放路径来控制变速器中的多个摩 擦施加元件。所设的这些阀中的一个是控制管线压力的调节阀,该管线 压力是自动变速器中的各个摩擦施加元件的施加压力的基础。该调节阀 设置为根据车速、节流部开度等来调节从油泵排出的液压流体的压力。
一般,在该调节阀中,将被供以管线压力的供给压力端口适当连接 至泄放端口的阀芯通过从一端施加的待调节管线压力推压到沿轴向方 向的一侧,并且在另一端通过对应于插入在阀体和阀芯之间的螺旋弹簧 的推压力以及根据发动机输出产生的节流压力被推压到沿轴向方向的 另一侧。
例如,日本专利No.308732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6-153238 (JP-A-2006-153238)以及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5-99302 (JP-A-5-99302)描述了以如下方式调节管线压力PL的调节阀。图3 示出了这种类型的调节阀的具体示例。如图3所示,在阀体31的阀腔 33内设有螺旋弹簧32和弹簧接收套筒34。该弹簧接收套筒34以能够 轴向移位的方式容纳直柱塞36,柱塞36的一端面对阀芯35,另一端接 收倒档压力PL(R)。结果,当选择了倒档时,来自直柱塞36的对应于 倒档压力PL(R)的操作力以及节流压力PSLT都施加到阀芯35上。
另外,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5-157174(JP-A-5-157174)描述 了另一个这种调节阀,在图4中示出了其示例。利用这种调节阀,具有 两个不同直径的台肩46a和46b的阶梯形柱塞46容纳在弹簧接收部分 44内。大直径台肩46a设置在阶梯形柱塞46的最靠近阀芯45的一侧。 倒档压力PL(R)施加在这两个台肩46a和46b之间,同时节流压力 PSLT施加到小直径台肩46b的背侧。
顺带地,图3中的参考符号A1和A2以及图4中的参考符号A1分 别指代各个阀芯35和45两端的台肩部分的受压面积。与此类似,图3 中的参考符号A3和图4中的参考符号A3和A4分别指代各个柱塞36 和46两端的台肩部分的受压面积。
此外,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9-79361(JP-A-9-79361)描述了 另一调节阀,其中节流压力施加于阶梯形柱塞的大、小台肩之间,同时 节流压力(非倒档压力PL(R))还施加于大直径台肩的背侧,该背侧 为台肩距离用于调节管线压力的阀芯最远的一侧。
然而,在诸如上述的现有技术的调节阀的情况下,作用在阀芯35 和45上但是未出现在压力调节表达式中的力,诸如流动力等,可能导 致管线压力升高至超过调节阀设计用于的压力(即,超过设计值)。也 就是说,所谓的升量可能增加。
防止其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增加反馈有效受压面积(例如,对于 直柱塞36,对应于A1-A3;对于阶梯形柱塞46,对应于A1-(A3-A4))。 然而,如果相关技术的柱塞36和46的受压面积A3降低,则节流压力 PSLT的增益也将同时减少。结果,用于调节管线压力的必要条件将不 再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在诸如柱塞36的直柱塞的情况下,如果柱塞36的受压 面积A3减少,则节流压力PSLT的阀增益将减小,结果当节流部完全 打开时不能达到必要的管线压力。
另外,在相关技术的阶梯形柱塞的情况下,柱塞还会在驱动档位内 运动,因此,增加反馈有效受压面积而不改变影响驱动档位压力设定的 受压面积A3的唯一方式是增加受压面积A4。然而,结果是节流压力的 增益减小,使得当节流部完全打开时不能达到必要的管线压力。另外, 由于柱塞46还会在驱动档位内运动,所以液压控制的稳定性可能降低。 此外,柱塞46不易组装。
另外,在相关技术的两个所述调节阀的情况下,节流压力的增益的 减少能够通过增加阀芯35和45侧的节流压力接收面积而得到补偿。然 而,这样做将增大阀的尺寸,而尺寸增大则意味着阀将需要更大的安装 空间。
出于这些原因,相关技术的调节阀难以在装配到有限空间的同时确 保反馈有效受压面积和必要的管线压力二者。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