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用于所述压缩机的供油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13167.4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俞炳吉;金明均;郑哲守;李丙哲;崔世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军;付永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用于 供油 结构 | ||
1.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供油结构,包括:
固定涡卷;
绕动涡卷,与所述固定涡卷相邻设置,以在所述绕动涡卷和所述固定涡 卷之间形成压缩室;以及
至少一个油孔,形成于所述绕动涡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油孔可将油供 给到所述压缩室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油孔与所述绕动 涡卷的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油孔与所述绕动 涡卷的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成一角度地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绕动 涡卷的涡卷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油孔的内径为 2.0~3.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油孔包括延伸穿 过所述绕动涡卷的盘部而形成的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油孔还包括形成 于所述盘部的一个表面并自所述孔延伸预定距离的延伸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延伸槽基本上沿着周向 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延伸槽朝所述绕动涡卷的 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延伸槽与连接所述至少 一个油孔和所述绕动涡卷的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的线成一角度地延伸。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结构,还包括:
主框架,具有支承面,所述绕动涡卷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
其中,在所述主框架的所述支承面中形成油槽;并且其中所述延伸槽邻 近所述主框架中形成的所述油槽定位,以与所述油槽流体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为环形油槽或方形 油槽的其中之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的内径为3.5~4.5 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还包括:
主框架,具有支承面,所述绕动涡卷支撑在所述支承面上;
其中,在所述主框架的所述支承面中形成油槽;而且其中,所述至少一 个油孔邻近在所述主框架的所述支承面中形成的所述油槽被定位以与所述 油槽流体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为环形油槽或方形 油槽的其中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的深度为3.5~4.5 mm。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与所述至少一个油 孔连续地连通。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所述油槽与所述至少一个油 孔周期性地流体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结构,还包括:
主框架,具有支承面,所述绕动涡卷安装在所述支承面上;
其中,在所述主框架中形成至少一个油通路,所述油通路与在所述绕动 涡卷中形成的所述至少一个油孔流体连通。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在所述主框架中形成的所述 至少一个油通路与所述绕动涡卷的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倾斜地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油结构,其中,在所述主框架中形成的所述 至少一个油通路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通向在所述主框架的所 述支承面中形成的油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供油结构,还包括:
控油装置,定位在于所述主框架中形成的所述至少一个油通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1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