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报告和同时传送机制以改进信令可靠性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3107.2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乐平;朱厚道;T·恩托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立明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报告 同时 传送 机制 改进 可靠性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针对在无线网络 中将信号传送到用户设备的信令可靠性。
背景技术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切换用于将例如蜂窝电话的用户设备(UE)从 一个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对于例如服务多个小区(也称作扇区) 的节点B或演进的节点B(eNB)的基站来说,切换发生在该基站的 小区之间。使用的标准术语包括软切换(使用先切后断技术)和硬切 换(使用先断后切技术)。软切换还是硬切换涉及在切换的同时UE 是连接到单个基站(硬切换)还是连接到多个基站(软切换)。因此, 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间的切换,并且以用户设备总是保持到无线 接入网的至少一个无线电链路的方式添加和放弃无线电链路。因此, 在从原始的源小区断开之前与新的目标小区建立连接。应当注意软切 换总是频内切换。在硬切换中,UE在转移到目标小区并从目标小区 进行接收前断开与源小区的连接。
另外的术语包括后向切换和前向切换。术语“后向”或“前向” 描述切换(HO)命令是源于源小区(后向HO)还是目标小区(或UE) (前向HO)。
此术语也可以组合。例如,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使用后 向软切换。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中软切换的讨论在3GPP TS 25.331,v7.3.0,章节8.3中给出。E-UTRAN(演进的UMTS陆地无 线接入网),也称作3.9G(第3.9代)或LTE(长期演进)当前使用 后向硬切换。
E-UTRAN是基于分组数据的传输系统。此系统支持频内HO、频 间HO和RAT(无线接入技术)内HO。已经就LTE将使用先断后切后 向切换达成共识。目前预计软切换将不会用于LTE。
关于频间HO,当UE位于当前服务小区的小区边缘时,将触发 频内切换。相比之下,更软切换(例如,eNB内)是供应商实现问题。 更软HO是仅在源小区处的小区(即,扇区)间发生的切换。更软 HO是先切后断切换技术,并且是发生在一个基站内小区(即,扇区) 间的频内切换,并且以用户设备总是保持对该基站的至少两个无线电 链路的方式添加和放弃无线电链路。
在如LTE这样的频率复用1系统(意味着使用整个分配的频谱) 中,当UE在小区边缘时,UE可能在DL(下行链路)中经历强干扰 和低SINR(信干噪比)(例如,小于-5dB)。鉴于如此低的SINR, 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例如,UE以某一车速如大于30km/hr(千米每小 时)通过该区域),在ARQ(自动重复请求)和HARQ(混合ARQ) 过程之后接收的数据的BLER(误块率)往往非常低。这关系到关于 HO执行信令(例如,主要是DL,下行链路中的HO命令)是否可以 在eNB和UE间可靠地传送。例如,详细资料参见文献R2-063281和 R2-070213。换句话说,这关系到在LTE中的HO执行信令方面是否 存在覆盖问题。
相信在一些较差情形的场景中,HO命令的失败率可能会非常高, 如高移动性(UE速度>30公里/小时)、一个接收器(例如,UE)天 线和满负载的场景中。如果HO命令的传送(和接收)失败,那么 UE将转移到空闲状态,并且开始小区重选择。整个过程由于HO命 令失败将引起长的(例如,>500毫秒)中断时间。这对于LTE系统 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值。
因此,有必要改进HO命令信令和其他命令信令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电装置,被 配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执行双向通信操作;测量模块,被配置用 于对由电子设备从操作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另一个电子设备所服务 的多个小区接收的信号执行信号质量测量;以及控制器,被配置用于 操作所述无线电装置以向另一个电子设备传送信号质量测量的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口双锥螺母膨胀螺栓及其制造设备
- 下一篇:连接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