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MIMO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利用空间扩展矩阵的天线选择和训练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2771.5 | 申请日: | 2008-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远;鲁希特·U·纳巴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 鹤;南 霆 |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巴巴多斯;B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mimo 通信 系统 使用 利用 空间 扩展 矩阵 天线 选择 训练 | ||
1.一种通信系统内的天线选择的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具有拥有 多个发送天线的第一收发机设备以及拥有多个接收天线的第二收发 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对发送数据编码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经编码空间数据流以供经由 多个发送链路发送,其中,经编码空间数据流的数目与要用来发送 所述经编码空间数据流的发送链路的数目不同,并且其中,所述发 送链路的数目少于发送天线的数目;
利用空间扩展矩阵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经编码空间数据流分发到 所述多个发送链路,其中,所述空间扩展矩阵具有与行维度和列维 度相关联的分量,其中的行维度具有与将用来发送所述经编码空间 数据流的发送链路数目相等数目的行,并且列维度具有与将被发送 的所述经编码空间数据流的数目相等数目的列;以及
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来经由所述第一收发 机和所述第二收发机之间的信道估计矩阵将数据发送到所述多个接 收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信道估计矩阵具有与行维度和 列维度相关联的分量,其中的行维度具有与接收链路的数目相等数 目的行并且列维度具有与将被发送的所述经编码空间数据流的数目 相等数目的列,并且
其中,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在所述信道估 计矩阵中考虑所述空间扩展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 的一个或多个包括:从所述信道估计矩阵中移除所述空间扩展矩阵 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与所述多个接收天线之间的链路到链路信 道矩阵,并且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与所述链路到链路信道矩阵 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 的一个或多个用来经由所述第一收发机和所述第二收发机之间的信 道矩阵将数据发送到所述多个接收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
在与所述多个发送天线和所述多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的全维 度描述相对应的全维度信道矩阵内搜索潜在的信道子矩阵,其中, 所述全维度信道矩阵具有与行维度和列维度相关联的分量,其中的 行维度具有与接收天线的数目相等数目的行,并且列维度具有与发 送天线的数目相等数目的列,并且其中,每个信道子矩阵具有与行 维度和列维度相关联的分量,其中的行维度具有与接收链路的数目 相等数目的行,并且列维度具有与发送链路的数目相等数目的列;
基于最优性判据选择所述信道子矩阵中的一个信道子矩阵,其 中,用来将数据发送到所述多个接收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 的信道估计矩阵包括所选信道子矩阵;以及
选择所述多个发送天线中与所选信道子矩阵相对应的子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最优性判据选择所述 信道子矩阵中的一个信道子矩阵包括:
开发两个或更多个测试引导矩阵,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测试引导矩 阵各自对应于不同信道子矩阵;
将各个测试引导矩阵应用到相对应的信道子矩阵;
当测试引导矩阵被应用后,将所述空间扩展矩阵应用到各个信道 子矩阵;
利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测试引导矩阵中的每个并且利用所述空 间扩展矩阵来将测试信号从第一收发机设备发送到第二收发机设 备;
确定与每个所发送的测试信号相关联的品质因子;
基于所确定的品质因子选择信道子矩阵之一作为用来发送数据 的信道估计矩阵;以及
选择与所选信道子矩阵相对应的发送天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向每个潜在信道子矩阵 右乘所述空间扩展矩阵,以形成相对应的信道估计子矩阵,所述相 对应的信道估计子矩阵具有与行维度和列维度相关联的分量,其中 的行维度具有与接收链路的数目相等数目的行,列维度具有与要发 送的经编码空间数据流的数目相等数目的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