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用自熔性球团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2610.6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荣作;长谷川信弘;松井良行;北山修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2B1/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熔性球团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高炉用铁原料使用的自熔性(self fluxing)球团矿(以 下仅称为“球团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适于大量喷吹粉煤 (pulverized coal)的高炉操作的自熔性球团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从1970年到1980年,专心致力于作为高炉用铁原料使用的 自熔性球团矿的改质技术的开发,并完成了如下技术:通过在铁矿石中调 配石灰石和白云石(dolomite)作为CaO和MgO源,并使CaO/SiO2质量 比为0.8以上,MgO/SiO2质量比为0.4以上,将这样的调配原料造球 (pelletize),并对由此而成的生球团(raw pellet)进行烧成(burning), 从而能够制造高温的还原性(reducibility)优异的自熔性球团矿(自熔性 白云石球团矿)(参照专利文献1、2)。
另一方面,与上述自熔性球团矿的改质技术并进,本申请人还推进高 炉的装料分布控制技术的开发,使划时代地改善了高炉内的透气性、透液 性的中心加焦技术得以完成(参照非专利文献1)。
通过上述自熔性白云石球团矿的使用和中心加焦技术的应用,即使在 高比例球团矿高炉中大量喷吹粉煤,仍可进行稳定的作业,在本申请人的 神户制钢所第3高炉中,达成了全球团矿操作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2)。
可是,为了应对近年来的钢铁需求的急速增大而追求生铁进一步的增 产,高炉的生产性提高和作为高炉用原料的球团矿的增产成为紧迫 (urgent)的课题。
然而,为了提高高炉的生产性,需要进一步改善高炉内的透气性。另 一方面,球团矿虽然由链篦机-回转窑(grate kiln)方式或带式焙烧机 (straight grate)方式制造,但为了使球团矿增产,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情况 下,都需要进一步改善炉蓖上的球团层的透气性。
作为用于使高炉内的透气性和炉蓖上的球团层的透气性一起得到改 善的方法,考虑加大球团的平均粒径。然而,球团平均粒径的增大会使球 团的还原性了和低(参照非专利文献3),因此,有在高炉内的直接还原的 比例增加,使还原材料比上升的问题。
另外,作为上述透气性改善的方法,还考虑有不使球团粒径增大,而 是尽可能使球团的粒径分布狭窄,从而使球团粒径均一化(参照非专利文 献3)。然而,球团粒径分布的狭小化使球团矿的制造成品率(yield ratio) 降低,球团矿的制造成本增大,因此历来几乎没有被进行过研究,而近年 来的粉煤大量喷吹,且在高生产性的条件下的高炉操作所适合的自熔性白 云石球团矿的粒径分布尚不明确。
【非专利文献1】松井等,“本公司的高炉操作技术的进步和作为中心 加焦法的中心流操作思想”,R&D神户制钢技报,第55卷,第2号,2005 年9月,p.9-17
【非专利文献2】大山等,“向神户3号高炉的全球团矿球操作的过 渡:(神户3号高炉全球团矿操作-之1)”,材料和工序,第15卷,第1 号,2002年3月1日,p.129-130
【非专利文献3】日本钢铁协会编,“钢铁便览(第II卷)炼铁·炼 钢”,第3版,丸善株式会社,昭和54年10月15日,p.158
【专利文献1】特公平3-77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平3-77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熔性球团矿及其制造方法,其 改善高炉的透气性而使生产性提高,并且在球团矿制造时改善炉蓖上的球 团层的透气性而使球团矿增产。
本发明是一种高炉用自熔性球团矿,CaO/SiO2质量比为0.8以上, MgO/SiO2质量比为0.4以上,其中,具有如下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为10~ 13mm,粒径4mm以上、低于8mm的球团为6质量%以下,粒径15mm 以上、低于20mm的球团为7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废水中除去叠氮化物的方法
- 下一篇: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