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尘屑收集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12353.6 | 申请日: | 2008-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H·勒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5/10 | 分类号: | B24B55/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 立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设有尘屑吹出接管的手持式工具机、尤其手持式 电动工具机的尘屑收集容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尘屑收集容器(DE 10249140A1) 具有一个尘屑积聚室及一个沿尘屑积聚室底部下面延伸、通入尘屑积聚室 中的输入接管。上部敞开的尘屑积聚室用一个设有空气排出孔的、可取下 的盖封闭,盖的下侧面带有一个尘屑过滤器。为了在手持式电动工具机上 使用尘屑收集容器,尘屑收集容器用其输入接管套在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 尘屑吹出接管上及在一个套接终点位置上借助自行弹入的锁止钩使尘屑收 集容器锁止在机器壳体上。在尘屑吹出接管与输入接管之间的密封单元建 立了尘屑收集容器到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对尘屑密封的连接。该密封单元 由两个O型密封圈组成,其中O型密封圈分别置入在两个轴向隔开地设在 尘屑吹出接管中的圆周槽内及被压紧在输入接管的内壁上。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一具有一尘屑吹出接管的手持式工具机、 尤其是用于一手持式电动磨削机的尘屑收集容器,具有一被构造用于套在 该尘屑吹出接管上的输入接管及具有一在输入接管与尘屑吹出接管之间起 作用的密封单元,该密封单元用其圆周面密封靠在该输入接管的内壁上, 该密封单元具有一横向于接管轴线地定向的密封面及用其背着所述密封面 的背面支撑在一支座上,其中:该密封面被构造用于密封靠在该尘屑吹出 接管的自由前端面(das freie Stirnende)上,该支座是一在一侧支撑在 所述密封单元的该背面上及在另一侧支撑在一构造在所述输入接管中的径 向肩上的压簧,所述压簧的压力大于出现在所述密封单元的圆周面与所述 输入接管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尘屑收集容器具有其优点,即,靠置在手 持式工具机的尘屑吹出接管上并在该尘屑吹出接管上作用密封力的尘屑密 封单元的密封面横向于输入接管的轴线地定向及由此横向于尘屑收集容器 的套接方向地定向。因此在将输入接管套到尘屑吹出接管上或从尘屑吹出 接管上拉下时,该密封单元不会产生摩擦力,以致保证将尘屑收集容器无 冲击地安装到手持式工具机上及无冲击地从手持式工具机上取下。因此输 入接管能总是直线地套到尘屑吹出接管上或直线地拉出及无需在套接或拉 出时为了克服摩擦力而交替在尘屑吹出接管上来回地扭转。由此为了套接 上及拉出尘屑收集容器不需要运动间隙,以致无需深入地探讨对尘屑收集 容器及手持式工具机的紧凑结构方式的折衷。
通过在下面说明中所述的措施可得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给出的尘屑收 集容器的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及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形式,在密封单元的背着密封面的背面上 支撑着一个压簧,该压簧本身支撑在一构成于输入接管中的径向肩上。在 将输入接管套到尘屑吹出接管上时愈来愈被压紧的压簧产生一个高的轴向 密封力,该密封力使密封单元轴向地压在尘屑吹出接管的环形自由前端面 上,由此同时使密封单元的圆周面更强地压紧在输入接管的内壁上。此外, 被压缩压簧的压力有助于将输入接管从吹出接管上拉下,以致尘屑收集容 器不会从手持式工具机上急速地被拉下。
附图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借助一个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附图表示:
图1:一个安装到手持式工具机上的尘屑收集容器的侧视图,其中对于 手持式工具机仅局部地表示出机器壳体,
图2:图1中的安装到手持式工具机上的尘屑收集容器的一个纵截面 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