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极化干扰补偿设备、解调器、接收站、及补偿正交极化干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1445.2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川合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22 | 分类号: | H04L2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极化 干扰 补偿 设备 解调器 接收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设备或交叉极化干扰消除器 (XPIC)、解调器、接收站、以及补偿交叉极化干扰的方法,更具体地, 涉及在无线通信设备中使用同信道传输的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设备 或交叉极化干扰消除器(XPIC)、解调器、接收站、以及补偿交叉极化 干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无线通信设备使用同信道传输模式,在所述同信道传输模 式下,在具有相同频率不同相位的两个极化信号上发送不同的信息片。 这两个极化信号指的是垂直极化信号和水平极化信号,有时称作V极化 信号和H极化信号。在V极化信号与H极化信号之间可能发生干扰,该干 扰称作正交交叉极化干扰或交叉极化干扰。相应地,使用同信道传输 模式的无线通信设备具有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所述正交交叉极 化干扰补偿器对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进行补偿。
为了使用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来补偿正交交叉极化干扰,需 要使对自极化造成干扰的其它极化分量(即,干扰分量)与其它输入 至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作为干扰信号的其它极化分量的载波分量 (即,载波频率)同步。在同步这些分量的情况下,接收本地同步, 其中,将接收的本地信号同步到各个极化信号在子同步检测模式下是 合适的。
接收本地同步包括:本地划分和参考同步。在本地划分中,将来 自RF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分成两个信号,每个信号是相应极化信号的本 地信号。此外,在参考同步中,为相应的极化信号提供本地振荡器, 在与一个参考信号同步之后,从本地振荡器输出的信号分别用作极化 信号的本地信号。
在本地划分中,由于极化信号的本地信号是相同的信号,所以对 自极化信号造成干扰的其它极化信号分量与其它输入至正交极化干扰 补偿器的其它极化信号的载波分量(即,参考信号)完全同步。因此, 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并不对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的补偿特性造 成影响。然而,本地划分在通信路径的可靠性方面是不利的,因为如 果本地振荡器损坏,则两个极化信号都被断开。
在参考同步中,即使一个振荡器损坏,在另一振荡器正在工作的 情况下也确保一条通信路径。在该模式下,与本地划分相比,在通信 路径的可靠性方面有了改进。此外,在参考同步中,由于本地振荡器 的输出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同步,所以其它极化信号的频率与自极化 信号的频率一致。
然而,由于来自一个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与来自另一振荡器的噪声 无关,所以在对其自极化造成干扰的其它极化分量与其它输入至正交 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的其它极化分量的载波分量之间出现因相位噪声 而引起的相位差。当相位差或相位差的变化速率增大时,正交交叉极 化干扰补偿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变差。
能够对因相位噪声而引起的相位差加以抑制的相位校正器是如 图1所示的相位校正器113。相位校正器113基于误差信号来检测自极化 输入的本地信号与其它极化输入的本地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所述误差 信号是通过对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112的输出信号和主信号(即, 自极化输入)进行解调而得到的。此外,相位校正器133通过基于相位 差对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12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来抑制 因相位噪声而引起的相位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00-16533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所示的相位校正器113通过形成第一控制回路,来补偿相位噪 声对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器112的输出信号造成的干扰。可以使用第 二控制回路来增大补偿能力和用于设置参数的自由度。然而,在不存 在正交交叉极化干扰的正常状态下,第二控制回路处于断开的状态。 在第二控制回路中,由于积分电路位于回路内,所以当控制回路断开 时,积分电路的积分结果变得不确定。尽管在控制能力和选择参数的 自由度方面优选第二或更高的控制回路,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上述问 题使用第一回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交交叉极化干扰补偿设备、解调器、 接收站、以及补偿正交交叉极化干扰的方法,它们可以解决现有技术 中的上述问题:当控制回路断开时积分电路的积分结果变得不确定。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环气悬浮发动机
- 下一篇:带有散热装置的电力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