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及具有该车轮用轴承的车轮用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1434.4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鸟居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64 | 分类号: | F16C33/64;B60B35/14;B60B35/18;F16C19/18;F16C25/08;F16C33/78;F16C35/063;F16J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具有 装置 | ||
1.一种形成背对背双联轴承类型的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的车轮用 轴承,该车轮用轴承包括:
外部构件,在该外部构件的内周上形成有均具有圆弧纵向截面的外 滚道表面;
一对内圈,在各内圈的外周上均形成有具有圆弧纵向截面的内滚道 表面,所述各个内滚道表面与所述外滚道表面的一个相对布置,一个内 圈的较小直径侧端与另一个内圈的较小直径侧端抵接;
双列滚珠,它们容纳在所述外部构件的所述外滚道表面和所述内圈 的所述内滚道表面之间并由保持架保持在其中;以及
密封件,它们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外部构件和内圈之间的环形开口中,
所述车轮用轴承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构件和所述内圈由管状构件通过塑性变形而制成;并且
所述外滚道表面和所述内滚道表面、形成所述密封件的装配部的所 述外部构件的筒形部和/或形成平台部分的所述内圈的肩部通过磨削形成 为具有预定的尺寸和精度,
使所述外部构件的轴向中央部分的外周环形凹陷以其内周上形成环 形突起,在所述环形突起的径向最内侧部分上具有平面,连接所述外滚 道表面和所述环形突起的肩部与所述外滚道表面的磨削同时地被成型砂 轮磨削为具有圆弧截面,
所述环形突起的所述平面通过轧制加工形成为具有相对于所述环形 突起的肩部的较小的阶梯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和所述内 圈通过冷轧加工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在用Dw表示所述 滚珠的直径,用H表示环形突起距离所述外部构件的所述外滚道表面的 底部的高度时,H/Dw的比设置在0.30~0.43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通过轧制加工在所 述外部构件的两端形成筒形部,所述密封件装配到所述筒形部中,通过 所述轧制加工形成在所述内圈的较大直径侧端上沿轴向延伸的肩部,所 述密封件的密封唇与所述内圈的所述肩部的表面滑动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均 具有大致L形截面并且彼此相对布置的抛油环和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包 括侧唇和径向唇,通过轧制加工在所述外部构件的两端形成筒形部,所 述密封板装配到所述筒形部中,通过轧制加工形成在所述内圈的较大直 径侧端上沿轴向延伸的肩部,所述抛油环压配至所述肩部上,所述密封 板的所述密封唇与所述抛油环的表面滑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通过轧制加工在所 述外部构件的两端上形成沿径向向内延伸的肩部,并且所述密封件一体 形成在所述肩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外部构件的两 端面和所述内圈的较大直径侧端面在它们的塑性变形加工后通过车削加 工形成,并且所述外滚道表面和所述内滚道表面、所述外部构件的外周 面、所述内圈的内周面和较小直径侧端面在它们的热处理后通过磨削加 工形成为具有预定尺寸和精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被 成型砂轮同时磨削。
9.如权利要求1、2、8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外 部构件的外周和环形凹部之间的过渡部形成为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圆 弧截面并且还具有基本均匀的壁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过渡部的曲率半 径R设置在1.5~1.8Rw的范围内,其中Rw为所述滚珠的半径。
11.如权利要求1、2、8、10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 述保持架通过塑料树脂的注射成型形成为扣入型,所述滚珠由所述保持 架可自由滚动地保持而不会脱落,并且第一对置部通过塑性变形加工形 成在与所述外滚道表面的肩部相对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其中,所述第一对置部的内 径设置成小于滚珠盒中的滚珠的外接圆直径,所述滚珠由所述保持架保 持在所述滚珠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