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774.3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深川隆;中川洋一;浮穴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24;H01Q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输出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设备领域中,使用阵列天线(array antenna)的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通信能够使通信速度更加高速而不增加使用频带,并且能够实现提高系统的综合性的吞吐量(throughput)(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近年来,在无线LAN的领域中,正在研究在IEEE802.11n的标准化之际采用MIMO通信技术。在2007年时的标准草案中,已有该技术的记载。与此相同,以移动电话、移动无线数据终端等数据传输的高速化为目标,正在研究MIMO通信技术。
在以往的不使用MIMO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通信质量基于接收点的电场强度来规定。相对于此,在使用了MIMO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通信质量不仅基于接收点的电场强度,而且基于发送和接收之间的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来规定。因此,在MIMO通信系统中,监测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其被称为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第2-3项、通信估计和均衡技术),需要基于监测到的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选择最合适的接收参数。
特别是,可设想在具备适用了MIMO通信技术的便携式个人电脑(PC)的MIMO通信系统的情况下,无线设备的配置以及使用环境频繁变化。MIMO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因这种频繁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在无线设备的天线配置以及该无线设备的周围的传播环境之间成立特定关系时,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有时恶化。也就是说,有时发生MIMO通信的质量劣化或系统吞吐量的降低。
因此,以往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MIMO通信系统。在该MIMO通信系统中,接收站包括:状态指标运算单元,使用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的全部或一部分,计算表示当前的通信状态的状态指标(status index);以及通信状态显示单元,根据状态指标的值改变显示内容。并且,该接收站还包括:外部接口单元,对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外部终端,传递状态指标。图1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MIMO通信装置。
在图1的通信状态指标运算电路中,通过数值计算,计算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作为指标。显示单元进行对应于该状态指标或通过组合由多个方法计算出的状态指标所得到的状态指标的显示。然后,通过参照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指标,用户能够进行MIMO通信装置的配置变更或系统中的分集的控制等。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MIMO通信系统中,作为通过MIMO技术发送的信号的检测方法,假设了通常称为Zero-Forcing(ZF,迫零)法的方法。根据由上述通信状态指标运算电路进行的、与信道估计矩阵的矩阵式的值的大小有关的判定,能够进行MIMO通信装置的配置变更或系统中的分集控制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1156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特許庁資料 標準技術集 電気平成16年度 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関連技術
发明内容
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设置在MIMO通信装置中的天线配置,按照与通信对方的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时发生MIMO通信的质量劣化。此时,在以往的MIMO通信系统中,需要用户根据无线传播通信信道的状态指标,进行MIMO通信装置的配置变更等,所以用户的便利性较差。另外,例如,在MIMO通信装置为膝上(laptop)型个人电脑(PC)时,存在其被载置的位置固定在桌上的规定位置的倾向。
另外,在将MIMO通信系统适用于设置在例如办公室内的LAN通信系统等时,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桌子之间的位置关系已被固定。因此,难以通过配置变更来提高通信信道状态,有时通信质量会劣化。这样,设置在MIMO通信装置中的天线配置是与通信质量有关的重要因素,但在以往技术中未顾及这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论装置的设置位置如何,都能够将MIMO通信特性保持在一定程度以上的MIMO通信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系统
- 下一篇:用以减小像素阵列中的接地电阻的方法、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