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物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577.1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正规;安藤贤治;森田进之介;梁岛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4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 丽;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物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已知如下产品:除了在腰开口部的周边部和腿开口部的周边部之外,在位于比腰开口部的周边部更靠下方的腰身部上也配置弹性构件以赋予弹性伸缩性。
在赋予一次性尿布的腰身部以弹性伸缩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在实质上非伸缩性的2张片材之间通过粘接剂固定伸长状态下的线状或带状的弹性构件,使该弹性构件收缩而形成褶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方法:在连续搬送的2张片材之间以伸长状态将腰身褶裥形成用的弹性构件固定,从而制造在机械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外包覆体的连续体,在该外包覆体的连续体上间歇地固定吸收性主体后进行切断,从而制造内裤型尿布。
作为衣类等中使用的材料,已知有用不形成褶裥的方法得到的伸缩性片材。但是,在使用这种片材、特别是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优良的伸缩性的带状伸缩性片材,以所谓横向流动方式(经由尿布连续体来制造尿布的方式,该尿布连续体具有在尿布的宽度方向上连续的构成)来制造一次性尿布的情况下,搬送时,因对该片材施加的张力而使该片材伸长,并且其伸长量随着张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吸收性主体在该片材上的接合位置、腿洞在该片材上的形成位置,将该片材对折时的弯折位置、将对折后的该片材的规定部位密封时的密封位置等容易产生错位,难以稳定地制造完成精度高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另外,也考虑到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那样,将伸缩性片材以在其方向上实质上不伸长的方式来进行搬送,但设备变得过大,并不现实。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96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03/070140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穿戴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一体化工序,在该一体化工序中,将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第1带状片材沿长度方向伸长,将该第1带状片材的长度方向的侧边部与在长度方向上实质上不伸长的第2带状片材接合而进行一体化。此外,所述制造方法具备接合工序,在该接合工序中,将通过所述一体化工序得到的复合片材与穿戴物品的其它构成构件层叠并进行接合。进而,所述制造方法还具备切断工序,在该切断工序中,将通过所述接合工序得到的所述复合片材与所述其它构成构件的层叠复合体切断成规定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将通过本发明的穿戴物品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穿戴物品的一个例子即内裤型一次性尿布部分断裂后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制造工序的概况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优选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与图4对应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与图4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首先,对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制造的穿戴物品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图1~3所示的内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仅称作尿布1)。
如图2和图3所示,尿布1具备实质上为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10和配置于该吸收性主体10的背面片材3侧(非肌肤接触面侧)的外包覆体11,所述吸收性主体10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材2、液体不透过性或液体难透 过性(防水性等)的背面片材3以及介于两片材2、3之间配置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4。
如图2所示,尿布1被划分为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配置于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其间的裆部C。外包覆体11划定了尿布的轮廓,在展开状态下,形成了其两侧边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向内侧收紧的沙漏形的形状。在外包覆体11上,腹侧部A的两侧边部A1、A2和背侧部B的两侧边部B1、B2相互接合,通过该接合,在尿布1上形成了一对侧面密封部S、S、腰开口部5和一对腿开口部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