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制品、往复转动式工具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124.9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J·安嫩;大彼得·A·费莉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4 | 分类号: | B24B23/04;B24D9/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制品 往复 转动 工具 方法 | ||
众所周知,为了保护和保持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饰层的美学品质, 通常在着色(带有颜色)的底涂层上方提供透明的(不带颜色或为浅 色的)表涂层,使得底涂层即使在长时间暴露于环境或风雨侵蚀后仍 保持不受影响。在本领域中,此工艺一般被称为底涂层/表涂层或底涂 层/透明涂层饰层。所得的饰层通常是不完全平滑的(归因于例如喷涂 情况、表涂层或透明涂层的组成、干燥情况、其下表面的形貌特征等)。 透明图层或表涂层饰层不是完全平滑的,而是通常具有纹理,该纹理 与在桔皮中看到的纹理有些相似。这种纹理通常被称为“桔皮”饰层 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中是可接受的。
然而在这些涂层中的每一个进行涂布期间,或对它们进行修复期 间,粉尘、灰尘或其它的粒子可能落入饰层中,从而在饰层中造成诸 如凸起等之类的缺陷(通常称为“尖点”)。这些缺陷通常减损桔皮 饰层的外观直至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移除不可接受的缺陷(通常称为“砂光”)通常是通过相对具有 侵蚀性的研磨方法来完成,这些方法会影响显著大于缺陷本身的表面 区域。因此,修复本身可在邻近所移除缺陷的区域的特有桔皮外观区 域中引起平斑。桔皮纹理中的那些平斑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不可接 受的。为了避免桔皮纹理中的平斑,技术人员可能甚至需要修复整个 车身面板,而不是修复单个的缺陷。这种大范围的重新抛光可显著增 加移除/修复诸如饰层中的尖点之类的缺陷的时间、气力以及成本。
更一般地说,在许多其它传统研磨工艺(例如那些涉及经涂布的 研磨产品的工艺)中,表面上的重新抛光区域和未重新抛光区域之间 也可能出现同样的表观混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往复转动式研磨表面与表面接触来研磨所述表 面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往复转动式工具中的研磨制品。另外, 本发明还可提供移除表面中缺陷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磨砂(利用 往复转动式研磨表面)及随后的一次或多次抛光操作。
如本文所用,“往复转动”(及其变型形式)用于描述研磨制品 以交替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围绕转动轴线的转动。换句话讲,研磨 制品首先以第一方向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停止、以相反的方向进行转 动、停止等等。
与涉及(如)转动研磨制品的传统工艺相比,研磨制品的往复转 动在从表面移除较小的缺陷(如,尖点、凸起等)方面可具有优点。 这些优点可包括(如)降低围绕缺陷的表面中任何桔皮纹理造成的干 扰、减少完成修复所需的步骤数、减少受修复影响的总面积等等。
通过在仍能有效地移除表面缺陷的同时限制表面饰层中桔皮纹理 的干扰,可在许多情况下允许移除所述表面缺陷而无须处理整个表面, 以避免在桔皮纹理中引入粒度和/或频率不可接受的平斑。
另外,本发明的潜在优点之一是有机会减少在(如)涂饰层的表 面上(其中饰层为(如)透明涂层、油漆、清漆等)修复表面缺陷所 需的步骤数。移除这类缺陷(汽车工业中有时称为“砂光”)的传统 方法可需要多达五个步骤才能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传统工艺通常包括: 1)磨砂(以移除凸起);2)精修刮痕(以移除较多的突出磨砂刮痕); 3)调理(以进一步移除磨砂刮痕);4)抛光(在步骤2&3之后抛光 饰层);以及5)消除涡状痕迹(以移除抛光后留下的涡状痕迹)。
由于用于进行磨砂的工具上的垫通常较大(如,直径范围为6-9 英寸(15.2-22.9厘米)),因此必须在上面进行步骤1-5的所得区域也 较大,这是因为垫的尺寸使得几乎无法避免影响被移除缺陷所在的表 面上的较大面积。在某些情况下,利用上述步骤重新抛光整个车身面 板是经济的(特别是在饰层中的桔皮纹理已被大面积移除的情况下)。
相比之下,本发明的研磨制品以及往复转动式工具可为使用者提 供在传统的五步工艺中所需时间的较小比例内修复表面缺陷的能力。 利用本发明,缺陷可通过磨砂(利用本文所述的研磨制品和工具的往 复转动)、接着进行一次或多次抛光操作来修复(在桔皮纹理上利用 有限的冲击)。可优选在磨砂后进行初始抛光步骤,接着进行至少一 次后续的抛光操作以移除初始抛光操作之后留下的涡状痕迹。换句话 讲,传统的五步工艺可在两步或三步内完成。
此外,与利用传统的较大工具进行缺陷移除(如砂光)的技术相 比,由于在移除缺陷中的每一个期间受影响区域的尺寸相对小,因此 围绕缺陷的桔皮纹理的干扰显著降低。因此,由于缺陷中的每一个周 围的桔皮明显变平而需要对整个车身面板进行重新抛光的可能性可显 著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