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的盐的液体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8671.5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G·拉斯科根;T·B·斯坦斯博尔;H·洛佩茨德迪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H.隆德贝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51 | 分类号: | A61K31/451;A61K9/08;A61P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立新;黄可峻 |
地址: | 丹麦哥***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苯硫基 苯基 哌啶 液体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药物组合物。
技术背景
作为WO 2003/029232出版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开了如化合物4-[2-(4- 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化合物I)作为游离碱和相应HCl加成盐。该化合物 据说是5-羟色胺传输剂和5-羟色胺受体2C(5-HT2C)的抑制剂,和据说可用 于治疗情感病症,如抑郁和焦虑。
已经发现,化合物I也是5-羟色胺受体3(5-HT3)和5-羟色胺受体2 A(5-HT2A)的有效的拮抗剂,其中化合物I可用于治疗较宽范围的症状,包 括疼痛和认知损害。该药理性能还公开于WO 2007/144006。
对于许多药物化合物,预期用于吞咽的片剂,胶囊,丸剂或类似物的口 服给药是优选的给药形式。但一些患者,如年老患者可能难于吞咽,和液 体溶液可以是合适的选择,避免对吞咽片剂,胶囊,丸剂,等的需求。液体溶 液进一步提供柔性加药方式的可能性。为了限制液体溶液的体积,需要在 溶液中具有高浓度的活性成分,同样需要高溶解度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是涉及化合物I的液体制剂。
发明综述
本发明人已经意外发现,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的DL-乳酸加 成盐(=DL-乳酸盐),戊二酸加成盐(=戊二酸盐),L-天冬氨酸加成盐(=L-天 冬氨酸盐)和谷氨酸加成盐(=谷氨酸盐)是优异可溶。因此,本发明涉及包 含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的DL-乳酸加成盐,戊二酸加成盐,L-天冬 氨酸加成盐或谷氨酸加成盐的液体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需要 治疗的病人供给本发明液体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盐在制造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的液体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的本发明盐,其中 所述盐在液体制剂中。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包含本发明液体制剂的容器,其中所 述容器配有滴加组件。
附图
图1:在给药化合物I时在前额皮层和腹海马中的乙酰胆碱水平。
图2:在给药化合物I时在前额皮层中的多巴胺水平。
发明详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剂都是药物制剂。
实施例中的表2显示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的各种盐的溶解 度。从数据显然看出,DL-乳酸,L-天冬氨酸,谷氨酸,和戊二酸加成盐具有 特别高的溶解度。简便起见,这些盐被称作本发明盐。
DL乳酸还称作DL-2-羟基丙酸,它与用于本发明的4-[2-(4-甲基苯硫 基)苯基]哌啶形成1∶1酸加成盐。
戊二酸还是称作1,5-戊烷二酸,它与用于本发明的4-[2-(4-甲基苯硫 基)苯基]哌啶形成1∶1酸加成盐。
L-天冬氨酸与用于本发明的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形成1∶1 酸加成盐。
谷氨酸与用于本发明的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形成1∶1酸加 成盐。
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可如WO 2003/029232所公开而制备。 另外,4-[2-(4-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啶可按照实施例所述而制备。本发明盐 可通过添加适当酸,随后析出沉淀来制备。沉淀可以通过诸如冷却,脱除 溶剂,添加另一种溶剂或其混合物进行。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得到盐的具体 路径。
液体制剂可预期用于口服或不经肠道给药。包括浸泡溶液的用于不 经肠道给药的液体制剂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其他液体制剂,但另外以无菌 和等渗为特征。
本发明的液体口服制剂可被制成糖浆,酏剂,口服溶液,悬浮液,或浓 缩口服制剂。这些给药形式的一个优点是,患者无需困难地吞咽固体形式, 尤其是对于年老的患者或在口或喉中有创伤的患者。
糖浆和酏剂通常是包含活性药物成分的增甜的,加香液体。糖浆通常 具有较高糖含量,和酏剂通常还包含醇。口服溶液是活性成分的溶液。悬 浮液是包含分散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两相体系。糖浆,酏剂,口服溶液 和悬浮液的给药通常包括摄入相对大量的液体,即10-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隆德贝克有限公司,未经H.隆德贝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8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