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部件、气缸套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8348.8 | 申请日: | 2008-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福本知典;饭岛幸雄;越后隆治;山上一彰;小玉春喜;今村祐二;柏原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B22D19/16;F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部件 气缸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本筒状、叠置型的中空部件(10),该中空部件包括外筒状体(14)和与该外筒状体的内周壁连接的内筒状体(12),其中,所述外筒状体(14)通过熔化铝或铝合金的粉末形成,并且所述内筒状体(12)由Al-Si合金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部件(10),其中,所述外筒状体(14)由Al-Si合金组成。
3、一种方法,该方法借助离心铸造通过将熔体(L1)供应到旋转的筒状模具(22)中来制造基本筒状、叠置型的中空部件(10),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铝或铝合金的粉末(P)引入所述旋转的筒状模具(22)中,以形成外筒状体(14);并且
将Al-Si合金的所述熔体(L1)引到所述外筒状体(14)的内周壁上,因此使所述粉末(P)熔化,而形成所述熔体(L1)的内筒状体(12),以制造包括所述外筒状体(14)和与该外筒状体的所述内周壁连接的所述内筒状体(12)的叠置件的中空部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用于形成所述外筒状体(14)的所述粉末(P)引到所述筒状模具(22)中,同时所述筒状模具(22)以30以上的G数(G No.)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筒状体(14)由Al-Si合金组成。
6、一种基本筒状、叠置型的中空部件(110),该中空部件包括外筒状体(114)和内筒状体(112),所述外筒状体和所述内筒状体从该中空部件的外侧按所述外筒状体和所述内筒状体这样的顺序布置,其中,所述内筒状体(112)和所述外筒状体(114)由相同类型的Al-Si合金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部件(110),其中,金属结构中的初晶Si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5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空部件(110),其中,所述中空部件(110)为待布置在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孔中的气缸套。
9、一种方法,该方法借助离心铸造通过将熔体(L2)供应到旋转的筒状模具(22)中来制造基本筒状、叠置型的中空部件(110),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Al-Si合金的熔体(L2)引入旋转的筒状模具(22)中,因此通过离心铸造形成外筒状体(114);并且
将与所述熔体(L2)类型相同的Al-Si合金的熔体(L2)引到所述外筒状体(114)中,同时旋转所述筒状模具(22),从而通过离心铸造形成内筒状体(112),以制备叠置的预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外筒状体(114)的厚度为0.5mm至2.0mm,并且在所述外筒状体(114)的温度降至相位图的液-固相线温度以下之后,引入用于形成所述内筒状体(112)的所述熔体(L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刨削所述预制件的内周壁的步骤,以制造待布置在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孔中的气缸套。
12、一种基本筒状、叠置型的中空部件(210),该中空部件包括内筒状铸体(212)和外筒状形成体(214),所述内筒状铸体和所述外筒状形成体从该中空部件的内侧按所述内筒状铸体和所述外筒状形成体这样的顺序布置,其中,所述内筒状铸体(212)包括铝或铝合金,所述外筒状形成体(214)由Al-Si合金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空部件(210),其中,所述内筒状铸体(212)的金属结构中的初晶Si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5μ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中空部件(210),其中,所述中空部件(210)为待布置在内燃机的气缸体的孔中的气缸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8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