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保持单元体以及使用该棒保持单元体的座椅背面桌的顶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6445.3 | 申请日: | 200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A47C7/6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单元 以及 使用 座椅 背面 顶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可在桌或柜台等人所利用的已有设备上追加保持拐杖等棒状体的功能的棒保持单元体。
背景技术
例如在利用桌或柜台的既存设备时,在该人为老人或身体有残疾的人的情况下,有携带拐杖(手杖)等的情况。另外,一般人也有带伞的情况。
这些拐杖或伞等棒状体例如在利用桌或柜台时常有变得碍事的情况。在设有另外设置的专用的伞架等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以使用该伞架,但常有从桌或柜台上脱落的情况发生,欠缺便利性。
因此,作为竖挂拐杖等时的保持具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方案。
该以往的产品是合成树脂制的,能从桌等的上表面进行配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65444号公报
但是,因为以往的拐杖等的保持具只是进行竖挂的构成,所以很难稳定地保持拐杖等。特别是在装有桌或柜台等的公共既存设备等中不特定的多数人利用时可以说是不适合的。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提供通过配设在桌或柜台等既存设备上而能够附加稳定地保持拐杖等棒状体的功能的棒保持单元体。
本发明是可以保持拐杖等棒状体、同时能配设在桌、柜台等既存设备上的棒保持单元体,其特征在于,棒保持单元体由本体部构成,该本体部具有收容上述棒状体的切口凹部并内置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设置有使从在该切口凹部的内周部中的相互面对的两侧向内侧突出配设的一对相向部,该对相向部可扩缩其间隔。
本发明的棒保持单元体由上述本体部构成,通过把该本体部固定在既存设备上,可以在该既存设备上附加保持棒状体的功能。上述本体部向既存设备固定的固定方法,例如有通过粘接剂的方法,或者有使用其他的连接部件的方法等各种方法。另外,也可以设置配设上述本体部的凹部,在此进行收容和固定。
另外,上述本体部具有上述切口凹部,同时具有内置具备上述一对相向部的弹性部件的结构。由此,可以平稳地进行在上述切口凹部内部引导棒状体的主干部的动作,同时,可以用上述弹性部件稳定地保持棒状体使之不从切口凹部内部脱落。另外,在来自上述棒状体的上下方向负荷作用的情况下,可以由收容了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本体部支持,能实现更稳定的保持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上述本体部内置上述弹性部件而做成单元体,所以可利用上述本体部顺利地确保弹性部件的保持或扩缩的动作,且向既存设备的固定可以通过使上述本体部抵接来进行。由此,可以容易地将由上述本体部构成的棒保持单元体配设在桌或柜台等既存设备上,同时,可以附加稳定地保持拐杖等棒状体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把实施例1中的棒保持单元体配设既存设备上的说明图,(a)是使本体部位于收容位置的状态,(b)是使本体部前进到前进极限位置使用的状态。
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的第一板部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的第一板部的纵剖视图(图2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的第二板部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弹性部件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弹性部件的剖视图(图5的B-B线向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框体部的第一框部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的框体部的第一框部的剖视图(图7的C-C线向视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1中的框体部的第一框部的侧视图(沿图7的箭头D方向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框体部的第二框部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第一联杆部的视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第二联杆部的视图,(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剖视图((a)的E-E线向视剖视图),(d)是仰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位于收容位置时的进退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位于后退极限位置时的进退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体部位于前进极限位置时的进退机构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作为棒保持单元体的本体部配设在既存设备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使用处于收容状态的顶板的棒保持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实施例3中的从背侧面看顶板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棒保持单元体相对顶板的移动形态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铃有限公司,未经水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6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