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喷墨油墨以及记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5650.8 | 申请日: | 2008-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大屋秀信;牛久正幸;河南朋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B41J2/01;B41M5/00;B41M5/50;B41M5/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喷墨 油墨 以及 记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水性喷墨油墨、以及使用该水性喷墨油墨的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用途的喷墨油墨,近年来开发了可在聚氯乙烯片材等非吸收 性介质上直接印刷的油墨。作为这样的油墨,可以列举出以有机溶剂为载 色体的溶剂油墨、以聚合性单体为主成分的UV油墨。溶剂油墨由于需要对 其溶剂进行干燥并蒸发而排放至大气中,因此,存在近年来被社会关注的 VOC多的问题,而且对操作人员来讲,臭味和安全上的影响也十分令人担 心,需要相应的换气等设备。
由于UV油墨印刷后迅速固化,VOC的量接近于零,但大量存在的问 题是使用的单体具有皮肤致敏性,而且存在将昂贵的UV光源组装在打印机 中这一限制,无法在广泛领域中使用。另外,在具有光泽的片材等上印刷 时,光泽感明显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了可直接在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印刷的油墨, 其环境负荷小,是一直以来在家庭等中广泛使用的以水为主成分的水类油 墨。
曾公开了含有选自甘醇以及二醇醚且与水具有互溶性的溶剂的水类油 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含有下述接枝共聚物粘合剂的油墨,所 述接枝共聚物粘合剂含有疏水性主链和非离子性的亲水性侧链,其溶解于 水性载体但不溶于水。
但还没有使用具有酸性基团结构的物质作为该粘合剂的报道。而且, 经过本发明者们的研究发现,按照公开的技术,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形成 的图像质量不充分,且图像的耐久性也不够高。另外,维护时的可恢复性 也不能满足要求。此外,还多发生油墨向布等基体材料的渗漏,无法得到 高图像质量的印刷品。
此外,还公开了下述印刷油墨,其用于通过至少具有1台加热装置的 压电印刷系统在未处理的乙烯树脂片材或用乙烯树脂包覆的衬底上进行印 刷,所述油墨含有液态介质、不溶于水的着色剂、聚合物粘合剂、干燥抑 制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并且该液态介质由水和可与水混合的干燥抑制剂组 成,其中,液态介质至少含有80质量%的水,干燥抑制剂的组分至少由丁 二醇和1-甲氧基2-丙醇组成,而且该油墨的pH值大于8.5(例如、参考专利 文献2),此外还公开了一种粘合剂以溶解在液态油墨中的状态存在的油墨。
但公开的二醇醚(丁二醇)最多为13%左右。经过本发明者们的研究发 现,按照公开的技术在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质量不充分,喷射 也不稳定,无法满足维护时的恢复性。此外,还多发生油墨向布等基体材 料的渗漏,无法得到高图像质量的印刷品。
此外,还公开了添加不溶解于油墨的树脂微粒作为粘合剂树脂的水类 油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虽然这种类型的油墨喷射比较稳定,但在 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质量仍不充分,无法满足维护时的可恢复 性。此外,还多发生向布等基体材料的渗漏,无法得到高图像质量的印刷 品。
作为可在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印刷的油墨,期望满足以下要点。
1)可在非吸水性记录介质上以高图像质量进行印刷
2)所得图像的耐久性高
3)可稳定地喷射
4)长期使用可稳定地制作印刷品,维护时易于恢复。
此外,利用喷墨方式的优点对纺织品进行图像印刷,开发了所谓的喷 墨印染。喷墨印染不同于传统的印染,其无需制作版,具有可快速形成色 彩层次性好的图像的优点。
以喷墨方式制作印刷品的情况下,由于油墨粘度限制喷射性,喷射速 度低至数mN/m左右,而且由于纺织品迅速吸收油墨,无法达到充分定影 的目的,因此通常预先对纺织品实施专用的前处理。若不进行前处理,则 油墨沿着纤维渗出,导致图像质量大幅降低、或图像的定影性不充分,尤 其在使用颜料油墨的情况下,会造成印刷品擦痕污染。
而公知的对纺织品的前处理方法,通常是将纺织品浸渍在处理液中, 然后,再进行挤压和干燥的方法,这与喷墨印刷品的简便度相比,操作繁 琐、工作时间长,削减了喷墨的优势。期望开发一种油墨,其对于即使未 进行前处理的纺织品也可以以高图像质量进行印刷、且在使用颜料油墨的 情况下也可获得充分的定影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0-44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13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2203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