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利用反馈信息进行组播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05260.0 | 申请日: | 200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C·叶;A·雷兹尼克;Y·C·沙阿;P·J·彼得拉什基;R·A·迪法齐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利用 反馈 信息 进行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需要向很多接收机传递分组,组播允许发射机仅仅发送分组一次。当源分组经由组播发出时,通常并不是所有的目标接收机都将会还原该源分组。在现有协议中,当所有的接收机均没有还原该源分组时,该分组必须被重发。因为一些接收机还原它们已经具有的数据,重发该源分组的实际操作造成无线系统中的效率低下。
近来发展的技术,通常被称为无比率码(rateless code,RC;亦称喷泉(Fountain)码),通过传送作为原始分组的线性组合的“导出的分组”避免上述低效率的问题。在若干先前的著作中已经描述并且分析了无比率编码,包括:M.Luby的“LT codes”,Proceedings of the ACM Symposium on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ACM专题进程),2002;A.Shokrollahi的“Raptor cod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信息理论上的国际专题进程),2004;标题为“Information additive code generator and decoder for communicationsystems(用于通信系统的信息附加码生成器和解码器)”的美国专利No.6,614,366;以及标题为“Multi-stage code generator and decoder forcommunication systems(用于通信系统的多级代码生成器和解码器)”的美国专利No.7,068,729。虽然此种技术在从接收机到发送器的反馈不可用的系统中是已知的,但是将其应用在包括自动重复请求(ARQ)和混合ARQ(HARQ)协议的、具有反馈的系统中并不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较好地理解现有技术的状态,描述如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模型100。假定基站110想要向m个用户设备(UE)120发送若干源分组p1,…,pk。该源分组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该传输通过组播进行。基站110和m个UE120之间的无线信道是彼此独立的无记忆擦除(erasure)信道。设ei表示基站110和UE i120之间的信道的擦除率,其中i=1,...,m。换句话说,UE i120接收到分组的概率是1-ei,并且UE i120未接收到分组的概率是ei。如果UE不能使用物理层前向纠错技术还原该分组中的每个比特,则分组被认为丢失。各个UE 120能够将单个比特的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反馈发送到基站来通知所述基站分组是否被接收到。不失一般性,假设基站110在时隙的第一部分发送分组,并且UE 120在时隙的第二部分发送ACK/NACK。
现在描述不具有RC的现有协议。协议1描述仅仅具有两个UE的无线通信系统上的现有协议(即,在图1中,m=2),而协议1a将协议1扩展到任意个UE。
协议1
如图1所示,基站110重发相同分组直到它从各UE 120收到用于这个分组的至少一个ACK。注意,当重发该源分组时,UE可能ACK源分组不止一次。然后,基站110发送新的分组。协议1确保所有的UE 120收到所有的源分组。
为了评估协议1的性能,平均(预期)开销被计算。开销是分组传输的总数与源分组数目的比。根据定义,开销是不小于1的数,并且较小的开销是所希望的。根据协议1,直到两个UE均接收到分组,相同分组的传输数目等于在将分组独立地发送给各UE的情况下传输相同分组的较大者。在以下描述中这一特征能够以数学的方式表示,还可以应用于多个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互数字技术公司,未经交互数字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