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串联单元模块的电池以及具有该电池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4053.3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J-J·热斯坦;J-L·蒙福尔;C·赛林;J·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茨卡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8;H01M10/5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串联 单元 模块 电池 以及 车辆 | ||
1.一种包含多个模块组成的包的电池,每个模块包含多个串联的 可再充电单元(10),该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测量至少一个单元(10) 的电压和/或至少一个模块的温度的测量装置(25,26,27),
其特征在于该电池包括:
-计算装置,基于测量装置(25,26,27)测量的电压和/或温度, 以及基于该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或再生电流的记录的特征,计算该包的 最大放电和/或再生电流限度值,
-传送装置,包括接口(39),用于通过该接口(39)将该包的最 大放电和/或再生电流限度值传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是串联的, 且计算装置中记录的电流特征与串联的所述模块有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该电池包括:
●在每个模块上的,用于测量模块的几个单元的电压的装置 (25),和/或
●用于测量几个模块的温度的装置(26,27),以及
该计算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装置,通过测量装置测量的电压和/或温度计算至少
一个第一极限值,该第一极限值选自:
-第一最大单元电压,
-第二最大模块电压,
-第三最小单元电压,
-第四最小模块电压,
-第五最大模块温度,
●第二计算装置,计算至少一个值作为该包的最大放电和/或再 生电流限度值,所述至少一个值选自:
-取决于第一最大单元电压和/或第二最大模块电压的最大 额定包再生电流值,
-取决于第三最小单元电压和/或第四最小模块电压的最大 额定包放电电流值,
-取决于第五最大模块温度的最大可容许包再生电流值,
-取决于第五最大模块温度的最大可容许包放电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j包括第一 计算装置,模块中的一个是主模块(1),而其他模块是该主模块(1) 的从属模块,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极限值通过将所述模块j彼此互 联的通信网络(30)传送到主模块,主模块(1)上具有第二计算装置 和向外传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计算装 置计算最大额定包再生电流值,从而:
-当第二最大模块电压小于第一模块电压阈值Vmod1时,最大额 定包再生电流值等于第一高再生电流值I3reg,
-当第二最大模块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模块电压阈值Vmod1,且 同时第一最大单元电压小于第一单元电压阈值Vcell1时,最大额定包 再生电流值等于第二中间再生电流值I2reg,
-当第一最大单元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单元电压阈值Vcell1且小 于第二单元电压阈值Vcell2,且同时第二最大模块电压小于第二模块 电压阈值Vmod2时,最大额定包再生电流值等于第三低再生电流值 I1reg,
-当第一最大单元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单元电压阈值Vcell2,或当 第二最大模块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模块电压阈值Vmod2时,最大额定 包再生电流值为零,
第一单元电压阈值Vcell1小于第二单元电压阈值Vcell2,且第一 模块电压阈值Vmod1小于第二模块电压阈值Vmod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计算装 置计算最大额定包放电电流值,从而:
-当第四最小模块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三模块电压阈值Vmod3且小 于第四模块电压阈值Vmod4,且同时第三最小单元电压大于或等于第 三单元电压阈值Vcell3且小于第四单元电压阈值Vcell4时,最大额定 包放电电流值等于第一中间放电电流值I1de,
-当第三最小单元电压大于第四单元电压阈值Vcell4,且同时第四 最小模块电压值大于第四模块电压阈值Vmod4时,最大额定包放电电 流值等于第二高放电电流值I2de,
-此外,最大额定包放电电流值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茨卡普公司,未经巴茨卡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0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