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的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3929.2 | 申请日: | 2008-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M·梅耶;J·托斯纳;H·维伊曼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春龙;王忠忠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状态 报告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蜂窝通信系统(100)中使用的方法(700),其中系统业务 能在第一(110,120)与第二(110,120)收发信机之间交换,所述业务在 数据单元中发送,每个所述数据单元被赋予标识符,并且这些数据单 元可分成段,在所述系统(100)中,接收收发信机(110,120)可在数据 帧或数据单元(200,300)中将有关适当收到、部分收到或未收到的数 据单元的状态信息发送到发送收发信机,即,到发送所述数据的所述 收发信机,其中在一个或多个未收到或部分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情况 (705)下,作为消息(300)发送被发送到所述发送收发信机的所述状态信 息,所述消息(300)包括:
以所述标识符形式的确认适当收到的数据单元或帧的数据 (ACK);
第一扩展指示符(E);
以所述标识符形式的有关未收到或部分收到的数据单元或帧的 数据(NACK);
第二扩展指示符(F),指示所述数据单元是否未收到或部分收到; 以及
在一个或多个部分收到的数据单元的情况下,未收到那些数据单 元的哪些部分(715),
其中所述第一扩展指示符(E)指示不存在或存在包括又一所述第 一(E)和第二(F)扩展指示符和以数据单元或帧的所述标识符(SN)形式 的有关未收到或部分收到的数据单元或帧的数据(NACK)的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700,720),根据所述方法,有关数 据单元是部分收到还是未收到的所述信息作为标志包括在所述数据 帧或数据单元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700,725),根据所述方法,有关未 收到数据单元的哪些部分的所述信息作为指示所述未收到的数据单 元的第一和最后部分的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帧或数据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730),根据所述方法, 如果来自所述发送收发信机的数据帧或单元已被分段,并且最后段尚 未到达所述接收收发信机,则这能通过所述接收收发信机(110,120) 向所述发送收发信机(110,120)指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700,730),根据所述方法,有关缺 失段的所述指示通过用于有关所述缺失段的最后部分的所述信息的 特殊预定义值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700,735),根据所述方法,有关未 收到部分收到的数据单元的哪些部分的所述信息作为指示所述数据 单元的所述标识符的信息,以及所述数据单元中有关所述未收到的数 据的始端的信息和有关未收到的数据量的信息包括在所述数据帧或 数据单元中。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740),其中,所述方 法被应用到E-UTRAN系统(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根据所述方法,所述数据单元是 RLC PDU,因此,所述段是RLC PDU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700,750),根据所述方法,所述发 送收发信机是E-UTRAN小区(130)的eNodeB(110),并且所述接收收 发信机是所述E-UTRAN小区(130)的UE(120)用户设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700,745),根据所述方法,所述 发送收发信机是E-UTRAN小区的UE,并且所述接收收发信机是所 述E-UTRAN小区(130)的eNodeB。
11.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700),根据所述方法,从 所述接收收发信机(110,120)到所述发送收发信机(110,120)的所述状 态信息作为可能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的消息(300)发送:
·有关所述消息的性质的信息(D/C),
·所述性质内有关消息的类型的信息,
·有关未收到的数据的始端(SO11,SO21)和末端(SO12,SO22) 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9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