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独的人工主动脉瓣叶及用于制备该人工主动脉瓣叶的模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3693.2 | 申请日: | 200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独 人工 主动脉 用于 制备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过修复主动脉小叶而对主动脉瓣疾病进行的外科治疗中 使用的人工主动脉瓣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模板,用于制备用于修复受损的主动脉 小叶的人工主动脉瓣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上板和下板以及任选的夹子 (grip)构成的模板。
背景技术
心脏中有维持血液单向流动的四个瓣。这四个瓣中被称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 两个瓣位于心脏的左侧,含氧血流过这两个瓣,而被称为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另外 两个瓣位于右侧,缺氧血流过这另外两个瓣。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 用于在心脏中保持最高的压力。主动脉瓣通常包括三个小叶(leaflet)。在最常见的 先天性心脏异常中,主动脉瓣具有两个或四个小叶。每个小叶都通过主动脉瓣环固 定到主动脉壁。在该小叶与主动脉壁之间,存在被称为“主动脉窦(sinus of valsalva)” 的腔体。
对于正常的主动脉瓣,通常有三个小叶,称为左冠状主动脉窦、右冠状主动脉 窦和无冠状主动脉窦。它们的名字缘于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分别源自主动脉窦 的右侧,而无冠状动脉窦没有源自主动脉窦的冠状动脉开口。
在解剖学中,连合处指两个小叶连合在一起的位置。因此,在主动脉壁附近, 正常的主动脉瓣也具有三个连合点。当从主动脉窦的方向观看时,每个小叶都不是 平的而是凹的,如同玫瑰花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环、主动脉壁以及主动脉窦被 统称为主动脉根部。主动脉根部为截锥形,其中,主动脉瓣环和窦管结合处每个对 应于该截锥的下缘和上缘,主动脉瓣位于它们之间。主动脉瓣通过主动脉肌的扭转 和倾斜而张开和闭合。左心室的收缩使主动脉瓣张开,从而允许血液流向主动脉。 当心室收缩结束时,左心室中的压力迅速降低,因此,主动脉压力使各小叶互相接 合,从而使主动脉瓣闭合。
为了主动脉瓣完全闭合,窦管结合处必须保持其直径,在该直径下,各小叶的 互相接合很理想。因此,主动脉瓣疾病主要缘于小叶自身或主动脉壁的病变。在小 叶和主动脉壁之间也存在相关性病变,比如疾病序列(spectrum)。在主动脉瓣疾病 的早期阶段,病变可能仅局限于小叶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 病变仍在极大程度上导致相邻主动脉根部区域中的结构性改变。另一方面,主动脉 根部区域中的病变(诸如扩张、剥离)可能导致小叶不完全闭合。
单纯的主动脉瓣疾病指病变仅局限于小叶自身的主动脉瓣疾病,且可以分成主 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返流。有些患者得了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病变的联合主动脉瓣 疾病。相反,当病变发生在主动脉根部时,所有主动脉瓣叶由于主动脉根部和邻近 的升主动脉中额外伴随出现的扩张、剥离和炎症的影响而出现功能不全。在这种情 况下,有理由认为这种疾病是与多种主动脉疾病相关的综合疾病,而非单一的主动 脉瓣疾病。
因此,治疗主动脉瓣疾病优先要求检查主动脉瓣疾病是仅由瓣引起的,还是与 邻近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根部相关。迄今为止,对于仅主动脉瓣的单一疾病,人工 瓣置换已被广泛用作标准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人工心脏瓣:机械式瓣和组织瓣。
利用机械式瓣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要服用抗凝血药物。另一方面,组织 瓣的问题是由于其寿命短而需要再手术治疗。在血流动力学上,这两种人工心脏瓣 与自体移植物相比处于劣势,因为实际的横截面积减小了。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人工瓣置换还是被广泛采用,因为对于主动脉瓣疾病 的治疗,难以采用瓣修复。此外,对于大多数与主动脉疾病相关的综合主动脉瓣疾 病,不仅利用人工瓣置换主动脉瓣,而且还利用人工血管置换邻近的主动脉血管。 为了便于心胸手术,实际上广泛采用人工瓣与人工血管联合的复合移植。最近,在 有些情况下采用一种新技术(David技术),在该技术中,利用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 但保留自体移植瓣不进行置换。然而,这种技术的问题在于难以长时间维持心室功 能,因为主动脉根部的功能没有恢复。在其它情况下,为修复主动脉瓣,进行了许 多反复的尝试。例如,Duran等人建议利用一片自体心包进行主动脉小叶延伸。然 而,因为这被设计用于全部三个主动脉瓣叶,所以,即使病变仅发生在三个主动脉 瓣叶之一或者之二上,仍必须切除所有的主动脉瓣叶。此外,这种技术只局限于应 用在单纯的主动脉瓣疾病。
此外,发现短期手术效果和长期手术效果均非常不好,因为窦管结合处的直径 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城有限公司,未经科学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