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型DC-DC变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3334.7 | 申请日: | 2008-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H02M3/0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dc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进行主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的电路且直流性绝 缘输入输出间的绝缘型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图1中示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的电路图。在 图1中,端子+Vin是直流输入电源的(+)输入端子,端子-Vin是其(-) 输入端子。另外,端子+Vout是(+)输出端子,-Vout是其(-)输出 端子。
该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具备:输入平滑电容器C1、具有一次线圈n1 及二次线圈n2的主变压器(T1)、开关转换从输入电源向主变压器T1的 一次线圈n1所施加的输入电压的第一开关元件Q1、发生给予该第一开关 元件Q1的栅极的矩形波信号的方波振荡电路1、信号接收/功率开关驱动 电路2、同步整流主变压器T1的二次线圈n2中产生的电压的整流侧同步 整流器Q2及换向侧同步整流器Q3、驱动两整流器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 3、断开时刻信号发送电路4、锯齿波发生电路5、接通期间控制电路6、 扼流线圈变压器L1及输出平滑电容器C2。
另外,该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还具备:以绝缘状态向信号接收/功率开 关驱动电路2传送断开时刻信号发送电路4的输出信号的脉冲变压器T2 及二极管D5。
方波振荡电路1是由换向器IC2、IC3及CR电路构成的多频振荡器。 信号接收/功率开关控制电路2由AND门即IC4、开关元件Q4、二极管 D9、电阻R8及二极管D9构成。
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3具备整流侧同步整流器驱动端子FRD及换向 侧同步整流器驱动端子FLY。断开时刻信号发送电路4由AND门即IC5、 电容器C7构成。接通期间控制电路6具备比较器IC1和基准电源Vref。
锯齿波发生电路5通过扼流线圈变压器L1和CR电路发生锯齿波形 的电压信号,并向接通期间控制电路6的比较器IC1输入。
该图1示出的开关电源装置具备谐振复位正向变换器,加在+Vin与- Vin之间的直流功率在利用输入平滑电容器C1进行平滑之后,利用第一 开关元件Q1(一次功率开关)进行开关转换并变换为交流功率。该交流 功率从主变压器T1的一次线圈n1向二次线圈n2传送,在利用整流侧同 步整流器Q2、换向侧同步整流器Q3进行整流后,利用扼流线圈变压器 L1、输出平滑电容器C2进行平滑并再次变换为直流功率。
接通期间控制电路6的比较器IC1对(+)输入的输出电压与(-) 输入的基准电源Vref的分压电压进行比较。在(-)输入的基准电源Vref 的分压电压上叠加锯齿波形发生电路5发生的锯齿波,并在第一开关元件 Q1的接通期间中递减。若通过该(-)输入电压的递减,在接通期间(+) 输入变得比(-)输入大,则IC1的输出电压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
AND门IC5从扼流线圈变压器L1检测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期间, 若在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期间中IC1的输出电压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 平,则经由电容器C7发生断开时刻信号,从脉冲变压器T2的二次线圈 n2向一次线圈n1传送。此时,二极管D5对利用断开时刻信号的传送所 励磁的脉冲变压器T2进行复位。
方波振荡电路1输出接通占空比最大的方形波。由于换向器IC2的输 出成为与方波振荡电路1相反的时刻,因此在方波振荡电路的断开期间经 由二极管D9、电阻R8在开关元件Q4的输出容量中蓄积电荷,Q4的漏极 电压变为高电平。因为在方形波振荡电路1的输出电压为高电平且Q4的 漏极电压为高电平时AND门IC4变为高电平,因此若方波振荡电路输出 电压从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则AND门IC4的输出也从低电平翻转为高 电平而使第一开关元件Q1接通。
在Q1的接通期间,若经由脉冲变压器T2向Q4的栅极输入断开时刻 信号,则Q4接通且输出容量的蓄积电荷被放电,若Q4的漏极电压从高 电平翻转为低电平,则IC4的输出也从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而使第一开关 元件Q1断开。
基于上述的动作,信号接收/功率开关驱动电路2与方波振荡电路1 的接通时刻同步来决定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接通时刻,与断开时刻信号同 步来确定第一开关元件Q1的断开时刻,由此进行PWM控制,从而开关 电源的输出电压稳定化。因此,没有由光电耦合器或误差放大器而引起的 相位延迟,且能够实现极高速的响应性。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7/018227号手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