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照灯组装体和其所使用的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2789.7 | 申请日: | 200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丈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S2/00;H01R33/02;F21Y10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宝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照灯 组装 使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照灯连接器和使用它的背照灯组装体,详细地说是 涉及液晶电视等的液晶面板用背照灯连接器和使用它的背照灯组装体。
背景技术
现有,这种背照灯中使用的荧光管具备由玻璃管构成的灯和从灯的电 极引出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
作为现有的荧光管连接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所示。
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灯连接构件(连接器)由固定在框架上的触头构 成。触头具有大致H字形状平面电极部、设置在中央部的孔状电极部、 设置在其两侧的弧状电极部、与弧状电极部连接且分别弯曲延伸到下侧的 一对臂。这样一对臂的中段相互间短暂变窄后分别形成圆弧状,从而形成 相互间具有圆状空间的灯保持部。再有,这样一对臂的前端侧部分成为相 互间分开的结构。
灯的形成圆筒状的输入端子、例如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能够从一对臂 的相互间分开的前端侧部分安装到灯保持部。另外,拆掉灯的输入端子时, 如果将荧光灯从灯连接构件拉开这样施加力,也能够容易拆掉。也就是说, 形成一种能够简便地相对于灯连接构件折装灯的结构。
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中,荧光管前端形成球形、且具有杜美包铜 铁镍合金线。荧光管固定在灯座上,通过该灯座上从外部接受外加电源电 压,射出光。灯座包括电源外加构件用来对荧光管外加电源电压。该外加 电源构件具有与荧光管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连接的电源外加端子。该电 源外加端子具有一侧开口的环形状。荧光管依靠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的球 形状部分防止其从电源外加端子沿灯纵向脱离。
不过,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器,需要花费折叠帽及连结板的构件费 用。另外,插入灯(CCFL管)后,还需要嵌入连接器的折叠帽用以确保 接触力的作业工时以及插入连接器连结板中用以固定连结板的钣金件的 作业工时。
另外,在连接器安装时及基板固定时发生θ偏离的情况下,由于连接 部是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因而,直接对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53根部的 玻璃部施加负载,有可能导致玻璃破碎。
另外,还成为一种更换灯时很难拆掉灯、其他部件也不得不更换的结 构。
再有,形成像专利文献2那样将盖埋入并强制性使其与触头接触的结 构,还要加上盖的部件费用及嵌入盖的作业。
专利文献3所示的连接器是在W型荧光管的两端插入帽状的灯头。 利用硅酮粘接材料将插入有该灯头的荧光管壁固定,另外,将作为荧光管 两端子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贯穿灯头的外侧面部分引出到外侧,之后进 行软钎焊。
该荧光管利用反射板和作为保持构件的触头来保持。在荧光管的高压 侧和接地侧分别设置各1个相同形状的触头。触头具有凸缘,一对凸缘从 正交于荧光管纵向的方向的两侧夹入、保持为了保持荧光管而在荧光管两 端设置的灯头,具备弹性且形状相同,另一对凸缘与荧光管纵向对置地向 所述凸缘的相反侧突出、同时从前端侧向倾斜方向分别设有用以止脱的板 簧。另一对凸缘分别插入背照灯基板上设置的2条平行的长孔中。
专利文献3的连接器中,要想将触头固定在基板上,必须往基板中插 入触头的一部分,并进行软钎焊,很难对基板和荧光管的位置偏离进行修 正,同时,其设计和工序等也很困难。
另外,在将荧光管的灯插入灯头中、用粘接剂固定,将杜美包铜铁镍 合金线粘接在该灯头上之后,必须将引出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线弯折软钎 焊在灯头,此项工序费工时,成本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4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46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236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以荧光管(CCFL管)和变换器基 板的电连接为目的、成本低廉且组装作业性提高的液晶面板用背照灯组装 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获得一种背照灯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背照灯组装体包括:具有连接部的荧光管、与所述荧光管的连接部连接的 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基板和用来保持所述连接器的箱体,所述连 接器具有触头和保持所述触头的壳体,所述触头具有保持到所述壳体上的 保持部、与所述荧光管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基板连接的第 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保持部的一端侧经由浮动部形成,所述 第二连接部从所述保持部的另一端侧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像素驱动方法
- 下一篇:用于触控显示器的触控信号传输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