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低流速分离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2036.6 | 申请日: | 2008-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迈赫迪·莫伊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亦华;徐一琨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流速 分离 技术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10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852,800的 优先权,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以少量和有限样品体积分析大量复杂样品需要具有快速分析时间、 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为了在电喷雾离子化(ESI) 技术下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利用具有低流速的较狭窄柱/毛细管 的分离技术变得广泛传播,例如纳米液相色谱法(纳米LC)和毛细管电 泳(CE)。例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中,流速约250 nL/min(纳米-LC)的75μm-i.d.反相柱变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选择柱。纳 米液相色谱-质谱分析(nLC-MS)中,只要分析毛细管中流速 >100nL/min,通常通过″零死容积″接头/Tee实现与这些电喷雾离子化 毛细管末端的电连接。
在通常使用50或75-μm-i.d.毛细管的传统毛细管电泳质谱分析 (CE-MS)中,利用通过加入导电液体为毛细管出口提供电压的鞘-流动接 口。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和更大灵敏度,具有较低流速的更狭窄柱例如 使用小于75-μm柱直径的nLC-MS,或具有流速为低nL/min的更狭窄 毛细管(<30-μm-i.d.)的CE-MS日益普及[1]。然而在此低流速下,传统 连接技术由于在连接区域引入死容积而不再有用,例如利用接口将纳米 喷嘴连接至分析毛细管。
这些年来,已经发展了三种普通技术来解决将低流速狭窄毛细管连 接到利用ESI的MS的需要:鞘流动、无鞘和分流接口[2-11]。鞘流动 技术具有几个缺点:(1)用鞘液体稀释分析物;(2)鞘流动中存在的物质 与ESI程序(Gale和Smith 1993)中分析物存在对有效电荷的竞争;和(3) 根据鞘液体组合物改变分离、溶解度或分子形态的影响(汤普森等人 1993,Foret等人1994,Smith等人1991)。因此,近年来,无鞘和分 流接口由于其检测灵敏度更高而更普及地用于将低流速毛细管与MS连 接,其高灵敏度得自于没有稀释毛细管流出物的鞘液体。
分流技术中,将毛细管流的小部分通过接近毛细管出口的小孔转移 到毛细管外部[12]。然而,当施加至i.d.<30-μm的毛细管时,难以用机 械工具控制分流比。用多孔接口设计[2]消除该缺陷,其中通过在接近出 口孔处设置毛细管小区域实现与CE毛细管出口的电连接。2使毛细管 出口端部变尖后,将多孔接口插入到用导电溶液(本底电解质BGE)填 充的现有ESI针(或鞘金属导管)中。向包含BGE的鞘金属施加高压导 致水的氧化(阳极模式)或还原(阴极模式)(如果水溶液用作BGE的话)。 离子转移通过多孔接口接近CE电路,并为ESI提供电压。该设计中, 是离子而不是液体转移通过提供与毛细管出口的电连接的多孔区域。
之前已经采用的离子移动通过毛细管多孔区域以闭合电路的应用 包括:(1)利用聚砜微量分析筒[13]使纳米喷雾顶端连接至CE毛细管出 口,(2)液体接口穿过围绕毛细管出口附近全部外围的多孔部分[14],和 (3)通过多孔玻璃接头[15]。然而,利用聚砜微量分析筒连接纳米喷雾顶 端至毛细管出口的主要缺陷是因为毛细管内径通常小于壁厚,所以连接 两个毛细管的地方存在较大的死容积。采用液体接口产生电连接的缺陷 是因为将毛细管全部外围蚀刻为多孔,所以毛细管的多孔区域非常薄 弱,需要液体接口将毛细管的两个部分(多孔部分之前和之后)保持在 一起。
除了CE与MS连接,使毛细管的一部分多孔还已用于其它用途的 CE中。例如,入口端的多孔毛细管近来用于毛细管电泳中在线浓缩蛋 白质和肽,其中用HF蚀刻沿着毛细管的短长度(围绕毛细管全部外 围)[16]。在用电化学检测的CE中,多孔CE毛细管已经用于将电化学 检测器与CE电场隔离[17-21]。在我们先前报道的多孔接口设计[2]中, 因为仅使毛细管外围非常小的区域多孔,所以所述毛细管保持其完整 性。此外,毛细管的内壁保持完整,因此没有将死容积引入毛细管。此 外,因为没有液体被加入到毛细管出口处,多孔接口设计提供了高灵敏 度。然而,该多孔接口设计存在两个缺陷。因为使用机械工具产生孔以 形成多孔接口,可重复的大规模生产接口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必须在 单独工序中使毛细管出口变尖。此外,例如,缺少自动化的耐用的并且 可重复的将低流速狭窄毛细管连接至MS的方法,已妨碍了CE-MS成 为广泛使用的分离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未经得克萨斯州大学系统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Y桩与矩形桩半圆插合设备
- 下一篇:用于预防核酸扩增技术中遗留污染的改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