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由多重锁固机构固定的可延伸连接器的便携计算机通用串行总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01429.5 | 申请日: | 2008-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D·戴罗斯;G·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士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重 机构 固定 延伸 连接器 便携 计算机 通用 串行 总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于此装置上的可延伸连接器。
背景技术
虽然业界致力于改进电子装置(例如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设计,然而,这些设 计却多在一些装置中造成额外的问题。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第6,808,400号揭露一 种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其利用驱动装置一侧的闩扣/夹具并使用弹簧张力来控制滑 行移动。通常来说,当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经过长时间的压缩,弹簧的张力会因为金 属疲劳而逐渐消失,而此终将缩短装置的产品寿命。
美国专利第7,004,780号揭露一种用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新设计,但其需要 用户对印刷电路板总成施力,藉此松开滑动锁以进行滑行移动。然而,施力至印刷 电路板总成会导致连接线的损坏。
综合上述,实需一种装置来克服前述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装置,装置包含壳体,壳体具有上本体与下本体,壳体 包含突片与可调式基座,突片设置于壳体的表面上,可调式基座具有多个突片孔洞 邻设于突片。突片啮合地耦接至多个突片孔洞其中之一以固定可调式基座。装置包 含连接器系统,耦接至可调式基座。
本发明的优点为提供一种装置,其包含壳体设计,以使装置的连接器系统利 用多重滑动锁固机构来延伸与缩回。
附图说明
结合以下说明及附图,将可更理解于此揭露的各实施例的特征及优点,但不 限以下图例的图像,其中全文中相同的标号意指相同的零件,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具有内部滑动机构的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通用串行总线装置的本体、锁固接脚、按压区域;
图3为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嵌入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壳体的内部表面的插槽及 锁固孔洞;
图4为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第二锁固机构的突片;
图5为显示第二锁固机构的凹部突片孔洞;以及
图6为显示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具有缆线及第一连接器系统、第二连接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般关于装置壳体,更特别地说,与于此装置上的一种可延伸连接器 有关。下述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 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 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 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下述的基本原理及特征的最大范围内。
本发明的装置针对电子装置,例如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各种计算机周边 装置,其通过插塞式连接器连接至主计算机系统来执行各种不同功能。因此,本发 明可应用于任何及所有袖珍计算机周边装置形式,且立即可传输并可有效地与各种 不同主计算机(例如,任何类型或尺寸的电子计算机,包含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 脑、掌上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装置)相互连接。举例来说,快闪记忆储存装置、通 讯装置、扫描仪及照相机这些都是可应用本发明的袖珍计算机周边装置。
因此,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 主张的范围,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仅以限制用于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而一般电子装置均可应用。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 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内。
图1显示一实施例于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0具有内部滑动机构的立体图。根 据一实施例,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0包含可调式基座101、壳体102、突片103、 内部表面104、突片凹处105/107、连接器系统106及印刷电路板总成(未显示)。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100的立体图显示连接器系统106缩回至壳体102中,也就是说 突片103锁在突片凹处107,使连接器系统106位于壳体102(一组插槽接脚锁在 一组锁固孔洞中,以下会详细说明)最里面之中(根据设计的实施例)。根据一实 施例,连接器系统106完全位于壳体102内,使连接器系统106不致曝露在壳体外, 且壳体102又能对连接器系统106提供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士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士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