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拉绳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303415.6 | 申请日: | 200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3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雷成功;冯强;王斌;孔泉;陈霞;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发军 |
| 地址: | 43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拉绳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带式输送设备紧急停机的一种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启动停机信号的双向拉绳开关。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供应和我公司使用的拉绳开关上装有拉环螺钉,它联接有凸轮开关。当带式输送机设备出现故障时,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双向拉绳开关的两边的绳索,拉环锣丝顶动凸轮开关动作,使开关结点处于断开状态,发出停机信号达到预防和控制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目的。由于带式输送机生产时的振动和现场环境因素,如粉尘、水和潮湿,致使拉绳开关结点氧化,使用时的拉绳开关凸轮松动和变形,常常造成带式输送机无缘无故地停止运行,拉绳开关外观位置显示又在正常状态,一般一条皮带输送机的拉绳开关有若干个,不知道是其中那一个拉绳开关结点结触不妤?要想彻底地处理该故障,只能逐个地打开该开关进行检查,处理这类故障少则一、二小时,多则三、四小时,给检修人员排除这种故障造成困难,费工费时,生产时间也不允许,一般处理这种故障的办法是将该拉绳开关电源统统丢掉,在控制点处短上恢复生产。这又往往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在事故突发时不能及时停机,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故障显示的双向拉绳开关,能使电气检修人员能直观、有效、快速、准确地找到出现故障的双向拉绳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故障显示的双向拉绳开关,包括凸轮开关、凸轮、拉环螺丝、拉环顶丝、固定盒、钢丝拉绳,其特征是,LED发光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正负极并联,并与降压电阻经导线串联,并接在所述凸轮开关结点上,所述固定盒上开孔,所述LED发光二极管通过该孔露出所述固定盒外。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LED显示,使电气检修人员能直观、有效,快速、准确地找出存在故障的双向拉绳开关,便于迅速排除故障,恢复生产,避免人身、设备安全隐患。目前市面上没有该类产品,市场前景看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有LED光电显示的拉绳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有LED光电显示的拉绳开关电气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有LED光电显示的拉绳开关,主要由LED发光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电阻3、导线4、凸轮开关5、凸轮6、拉环螺丝7、拉环顶丝8、固定盒9、钢丝拉绳10组成。LED发光二极管1和整流二极管2正负极并联,并与降压电阻3经导线4串联,串联后经导线4并接在凸轮开关5的结点上。固定盒9开孔,LED发光二极管1通过该孔露出固定盒9外。
如图2所示的带式输送机电气回路控制电路中,SB1、SB2为启动停止按钮,双向拉绳开关控制继电器KA用于带式输送机控制接触器KM回路中。LED发光二极管1和整流二极管2正负极并联,并与降压电阻3经导线4串联,串联后经导线4并接在凸轮开关5的结点上,凸轮开关结点5串接在带式输送机电气回路中。一旦凸轮开关5结点结触不良或断开,交流控制电源正负半周经LED发光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电阻3、继电器线圈KA形成回路,发光二极管1亮。由于电阻3压降的作用,继电器线圈KA两端电压很低,只有很小的漏电流流过,达不到吸合的条件。如果凸轮开关结点5闭合良妤,LED发光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2、电阻3被短接,继电器KA电压升高吸合,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造纸废水的新型生物膜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简易移动式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