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303167.5 | 申请日: | 2008-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庄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 |
| 主分类号: | F02P11/04 | 分类号: | F02P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防盗 直流 点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点火系统,具体的讲是一种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普遍采用电子点火器来作为点火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占了绝大部分,这种机构构造简单,维修方便,但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由于电子点火器存在点火角度控制精度差功能单一,车辆停驶时不具备防盗功能,导致车辆冷车难启动和存在被盗的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使得在保证原点火系统构造简单的基础上,还具有消除误报警,车辆停驶主机不耗电,点火精度高可用作摩托车的点火系统的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主要由磁电机、VD1、触发器、电阻R1、VD2、变压器、电容C、高压点火线圈、NC555控制芯片、二极管、开关、可控硅、12V蓄电池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容C、VD2、变压器串联,变压器、VD1、NC555控制芯片串联。首先将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蓝/白色线与触发器相连接,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黑/黄色线与高压点火线圈连接,12V蓄电池的电能在开关导通的情况下借助红色线和绿色线向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供应电能,灰色感应线在人体触摸后对地与NC555控制芯片形成回路,蓝/白色线导通,发动机启动后磁电机旋转,触发器产生的触发信号一路提供给变压器,变压器由12V直流电振荡为220V的交流电经VD2向电容C充电,触发器产生的信号另一路提供给NC555控制芯片,NC555控制芯片通过可控硅控制电容C的对地放电,以实现高压点火线圈的点火;当开关导通后,NC555控制芯片没有感知灰色触发线的触发信号,NC555将使蓝/白色线不能导通,发动机不能启动,实现了防盗的控制功能。
与已有技术比较,使用本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可解决点火器的点火精度差,磁电机退磁和低转速充电电压偏低,高速断火,点火器无防盗等弊端。
综上所述,正因为本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具有解决点火器的点火精度差,磁电机退磁和低转速充电电压偏低,高速断火,无防盗,导致的冷车难启动和关闭电源自动防盗的功能,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整车的防盗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磁电机,2.触发器,3.电阻R1,4.VD1,5.VD2,6.变压器,7.电容C,8.可控硅,9.高压点火线圈,10.NC555控制芯片,11.二极管,12.开关,13.12V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工作原理图,其工作原理是由磁电机(1)、触发器(2)、电阻R1(3)、VD1(4)、VD2(5)、变压器(6)、电容C(7)、可控硅(8)、高压点火线圈(9)、NC555控制芯片(10)、二极管(11)、开关(12)、12V蓄电池(13)组成。在图1中,电容C(7)、VD2(5)、变压器(6)串联,变压器(6)、VD1(4)、NC555控制芯片(10)串联。首先将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蓝/白色线与触发器(2)相连接,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的黑/黄色线与高压点火线圈(9)连接,12V蓄电池(13)的电能在开关(12)导通的情况下借助红色线和绿色线向手感应防盗直流点火器供应电能,灰色感应线在人体触摸后对地与NC555控制芯片(10)形成回路,蓝/白色线导通,发动机启动后磁电机(1)旋转,触发器(2)产生的触发信号一路提供给变压器(6),变压器(6)由12V直流电振荡为220V的交流电经VD2(5)向电容C(7)充电,触发器(2)产生的信号另一路提供给NC555控制芯片(10),NC555控制芯片(10)通过可控硅(8)控制电容C(7)的对地放电,以实现高压点火线圈(9)的点火;当开关导(12)通后,NC555控制芯片(10)没有感知灰色触发线的触发信号,NC555将使蓝/白色线不能导通,发动机不能启动,实现了防盗的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未经南安市柳城高捷图文设计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水堆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夹片机芯挡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