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通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604.1 | 申请日: | 200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低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为移动通信产品中必备的高频组件,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分隔频率,即通过一些频率的信号而阻断另一些频率的信号。在应用DDR SDRAM(Double Date Rate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时,一般在其频率走线上连接抑制噪声的组件、过滤电磁干扰的组件或小容值电容来达到滤波器的效果,以衰减超过1.4GHz的高次谐波,减轻电磁兼容性的问题。但是这些离散组件易受生产制程变异的影响,达不到很好的滤波效果。
此外,由于诸多无线通信产品均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要求滤波器所占面积也应相应较小。所以,如何在兼顾滤波器效能的前提下,同时将滤波器所占的面积减小乃当今滤波器设计的一大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通滤波器,受生产制程变异影响较小,且能在不影响滤波效能的前提下具有较小面积。
一种低通滤波器,包括第一n形部、第二n形部、第一电容板、第二电容板及第三电容板。第一n形部由长条形微带线构成,其一端形成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第二n形部由长条形微带线构成,第二n形部的侧边与第一n形部的侧边平行,第二n形部的一端与第一n形部的相邻侧边相连。第一电容板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一n形部内,且连接于第一n形部的长条形微带线的两端之间。第二电容板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一n形部内,且连接于第一n形部的另一端。第三电容板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二n形部内,且与第二n形部的另一端相连。第三电容板上设有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通滤波器采用微带线形成特定形状印刷于基板上,可使滤波效果受生产制程变异影响较小,且能在不影响滤波效能的前提下具有较小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低通滤波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低通滤波器的尺寸图。
图3为图1中低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低通滤波器电磁模拟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低通滤波器100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通滤波器100包括第一n形部30、第二n形部32、第一电容板20、第二电容板22及第三电容板24。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通滤波器100采用微带线构成这些部件,形成特定图案印刷于基板(未图示)上。
第一n形部30由长条形微带线构成,其一端形成低通滤波器100的输入端10,用于馈入电磁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n形部30大致呈n形,包括第一电感微带线300、第二电感微带线302、第三电感微带线304。其中,第一电感微带线300与第二电感微带线302分别呈两个相对的L型,第三电感微带线304呈长条形。
第二n形部32由长条形微带线构成,其侧边与第一n形部30的侧边平行,顶边与第一n形部30的顶边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n形部32的一端与第一n形部30的相邻侧边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n形部32大致呈不等边n形,且连接于第一n形部30相邻侧边的大致中间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n形部32与第一n形部30通过第一连接部40相连。
第一电容板20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一n形部30内,且连接于第一n形部30的长条形微带线的两端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容板20通过第二连接部42连接于第一n形部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低通滤波器100可包括多个第一电容板20。
第二电容板22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一n形部30内,且连接于第一n形部3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容板22通过第三连接部44连接于第一n形部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低通滤波器100可包括多个第二电容板22。
第三电容板24由平板式微带线构成,收容于第二n形部32内,且连接于第二n形部32的另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容板20、第二电容板22及第三电容板24呈大致并行排列,顶边与底边都分别处于同一直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电容板24通过第四连接部46连接于第二n形部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低通滤波器100可包括多个第三电容板2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容板20、第二电容板22及第三电容板24可分别大致呈矩形,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容板20、第二电容板22及第三电容板24可分别大致呈圆形,三者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n形部30与第二n形部32呈弧线状并分别环绕于第一、第二电容板20、24与第三电容板24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排座椅安装横梁总成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履带式拖拉机龙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