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445.5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7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新龙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希 |
地址: | 545001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建筑物 基础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平台。
背景技术
在人类生活居住的建筑里,无论是古人遗留的皇室宫殿,还是现在的百姓家庭,都无一例外的构建在地面上,与地面接触。同时我们发现这些建筑在地面平稳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接触设计,建设和投入使用,我们称之为直接接触建筑物。这种结构的建筑其建设都是从挖地基开始,逐层建设施工。因此,都无一例外的和地层连成一体,组成稳定牢固的结构关系。不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这种结构的传统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平时,这些建筑设计、施工符合要求,在进行建设投入使用后,假如其它外在条件、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建筑物自然就是稳定、牢固、安全的。问题是地球在周而复始、一年四季地自转和环绕太阳公转,各方面的力量、因素和条件都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包括地表以下的结构。因此在地球内部,由于地球应力的碰撞、交织、对抗、挤压和变形产生的力量量变远远大于地表上附着的这些人造建筑物、建筑群及其钢筋、水泥骨架的强度。当地应力发生变化地层突然被撕开、坍塌、陷落,发生了质的变化时,就一瞬间地震神不知鬼不觉地张开了恐怖的大口,称为地震纵波。地质发生质变,地面摇晃的时候,称为地震横波,周边地面剧烈摇晃,摆动,地震一瞬间发生了。由于地震纵波通常发生在地震断裂带上,而且自古以来,我们发现人类城镇村庄建设在地震断裂带上,被地震纵波击中而导致整个城镇、村庄的建筑被地震吞咽、沉入地下的情况是极少的,是不可抗的,人类无法挽救的,但是剩下的人类建筑大部分都是被地震横波击荡,扭曲,摇晃致使建筑物变形、折断、破裂倒塌成为废墟的。
有鉴于此,就在地震活动、震荡、波及的范围内,我们都看到了这些平时看来稳固、牢靠、安全的建筑物、建筑群由于这股力量得不到吸收瞬间释放,但是因此同时就瞬间从其根部彻底改变了建筑物与地球独特的结构关系,使其不再牢固、安全,在地震来袭的瞬间,建筑物、建筑群被扭曲、折断、摧毁,留下大片的残亘断壁和人们痛苦的呻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要求从选址开始能够吸收消化地震横波和地球应力的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具有至少两层设置在地基上的吸震层,所述的吸震层由多根柱状体并排铺设而成,相邻的吸震层的柱状体交叉排列,同时,每个吸震层来应付两个方向的地震横波和地面摇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相邻的吸震层的柱状体可以是交叉排列成“十”字型;所述的吸震层可以有四层,相邻的吸震层的柱状体交叉排列成“米”字型;在所述吸震层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与地基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建设建筑物时,在建筑物的地基和建筑物之间设置该支撑基础平台,构成基础平台的多层多根柱状体与地面连接。因此在建筑物遇到地震横波震荡摇晃时,柱状体与地面就会瞬间形成小球环绕地球摇晃的关系,使建筑物晃动适应摇晃环境,通过自身调整重新恢复平衡同时吸收消化地震波、地球应力和能量,化解地震的风险,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柱状体排列成“十”字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柱状体排列成“米”字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地震横波示意图。
附图5是地震纵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建筑物1、建筑物基座2、吸震层3、地基4、限位块5。
在所述吸震层3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5,该限位块5与地基4固定
具有至少两层设置在地基4上的吸震层3,所述的吸震层3由多根柱状体并排铺设而成,相邻的吸震层3的柱状体交叉排列。
所述相邻的吸震层3的柱状体4是交叉排列成“十”字型。
所述的吸震层3有四层,相邻的吸震层3的柱状体4交叉排列成“米”字型。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建筑物1是建设在建筑物基座2上,在建筑物的地基4上设有由四层吸震层3构成的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平台。这四层吸震层3均是由多根横截面为圆形的柱状体4并排铺设在地基4上构成,相邻的吸震层3的柱状体4交叉排列形成“米”字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建筑风格,建设方便。在建设建筑物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最好成片建筑,扩大建筑物,的基础面,以降低建筑物、建筑群的重心。同时要求建筑物整体保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新龙,未经周新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板栗捡拾器
- 下一篇:一种割台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