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2370.0 | 申请日: | 200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6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亮;何锦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冬 |
地址: | 621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外 机电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室外机电机支架安装在室外机壳的内部,传统的电机支架采用整块的金属板冲压而成,生产效率较高,包括连接在支撑框架一端的上固定架和连接在支撑框架另一端的下固定架,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均由支撑框架的延伸部分向背风方向弯折成型,上、下固定架上均设有螺钉安装孔,可通过螺钉与空调机壳固定连接;支撑框架两端之间的立边的中部连接有电机安装板,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电机安装板的两侧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四周及立边上均设置有增强支撑框架强度的翻边。电机与风扇连接。由于立边及其翻边的挡风面积较大,其迎风面易形成涡流和紊流,对风道系统的风量和噪声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影响风量、噪声较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同时能够减小风阻及噪声的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包括经冲压形成的支撑框架和电机安装板,支撑框架具有两个立边,两个立边之间被电机安装板分隔为两个通风孔,立边的迎风面为斜面或平滑柱面。
立边的迎风面可由立边翻折而成的卷边形成或者在立边上对应于通风孔的位置设置套管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框架的立边上设置有向后翻卷的斜面或平滑柱面的卷边,或者在立边上对应于通风孔的位置处增加套管,从而支撑框架的迎风面具有平滑的外形,可减少支架对空气流的阻力,改善风道,减少空气循环的涡流,减小室外机噪声,提高空调器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同时保持了加工工艺的简便,适合于各类空调器的室外机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立边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翻折有卷边的立边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立边外套接套管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C剖面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立边外套接套管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框架,1a-支撑框架的一个立边,1b-支撑框架的另一个立边,1a’-一个立边的迎风面,1b’-另一个立边的迎风面,2-上固定架,3-下固定架,4-电机安装板,5-通风孔,6-卷边,6a-卷边的自由端,7-套管,7a-开口,8-翻边。
以上各图中三个平行实心箭头所示为来风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电机支架10是由整块金属板冲压而成,包括连接在支撑框架1一端的上固定架2和连接在支撑框架1另一端的下固定架3,上固定架2和下固定架3均由支撑框架1的延伸部分向背风方向弯折成型,上、下固定架上均设有螺钉安装孔,可通过螺钉与空调机壳固定连接,支撑框架1中部冲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异型孔,异型孔两侧分别冲有用于通风的通风孔5,通风孔5四周及支撑框架1与上、下固定架连接的两个立边上均设置有增强支撑框架强度的翻边8,翻边8的自由端迎向来风方向,因此其挡风面积较大,并且在通风孔5处易形成涡流,对风道系统的风量和噪声影响大。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包括经冲压形成的支撑框架1和电机安装板4,支撑框架1具有两个立边1a、1b,两个立边1a、1b间被电机安装板4分隔为两个通风孔5,立边1a、1b的迎风面1a’、1b’为斜面或平滑柱面。支撑框架的迎风面具有平滑的外形,可减少支架对空气流的阻力,改善风道,减少空气循环的涡流,减小室外机噪声,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为方便加工并保证立边的支撑强度,迎风面1a’、1b’可由立边1a、1b向后翻折形成,翻折而成的卷边6的自由端6a在背风侧。如图3和图4,卷边6由立边的一端向后折弯后再向靠近立边的方向折弯而成型,不仅强度好,而且迎风面积小,便于加工。
卷边可为外卷边或内卷边。为便于加工,卷边6最好为外卷边。
或者,为节省重新制作冲压模具的费用,也可在现有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的立边上设置套管,以套管的轴向表面作为立边的迎风面,以减少支架对空气流的阻力,改善风道,减少空气循环的涡流,减小室外机噪声,提高空调器的性能。
如图6~图8所示,立边1a、1b对应于通风孔5的部分设置有套管7,套管7的轴向表面为迎风面1a’、1b’,套管7表面加工为斜面或平滑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