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瓶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865.1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1/18 | 分类号: | B65D51/18;B65D41/32;B65D41/34;B65D47/06;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具体涉及一种瓶盖的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瓶盖的基本结构包括盖口以及套装在盖口端口上的上盖。通常,盖口与瓶体为一体结构,比如塑料瓶。但有时也将盖口与瓶体设计成彼此独立的两个构件进行单独的生产,最后再将盖口套装并固定在瓶口上,从而完成盖口与瓶体的组装。这种类型的瓶盖主要是在酒瓶上采用,目的是可对盖口、上盖等瓶盖部件进行注塑,方便防伪结构的成型。
现有的防伪结构主要是在上盖上设置扭断环。在这种结构在瓶盖第一次打开以后还可以将瓶盖重新设置,比如更换扭断环,从而给不熟练的消费者造成瓶盖具有完整性的印象,因此这种瓶盖防伪效果欠佳。为此,又出现了一些结构更为复杂的瓶盖防伪结构,比如在上盖上设置撕裂线。这些防伪瓶盖都需要通过复杂的模具来制造,不利于酒瓶制作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伪效果的防伪瓶盖。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防伪瓶盖,包括盖口以及套装在盖口端口上的上盖,上盖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盖口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下套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使外沿弹片向内紧缩,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
进一步的是,上盖嵌套在外盖内与外盖连接为一体,外盖的内表面与下套的外表面紧密配合。
进一步的是,外盖由可轴向分离的主体部和分离部构成,上盖嵌套在主体部内,分离部轴向固定在下套上。
进一步的是,外盖上沿周向设置扭断线,主体部和分离部沿扭断线轴向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打开上盖时外沿弹片从下套中弹出并张开,重新套装上盖时,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相互接触,无法通过非破坏的方式重新回到下套内,在外沿弹片的轴向端面与下套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容易识别的接缝,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明显有力的证据,即使不熟练的消费者也很容易的辨别出真伪,使防伪瓶盖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该防伪瓶盖的防伪效果突出,尤其适用高档酒的封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外盖1、上盖2、上盖内层3、外沿弹片4、凸起5、下套6、盖口7、扭断线8、凹槽9、主体部10、分离部11、结合缝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防伪瓶盖,包括盖口7以及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的上盖2,上盖2的口部设有外沿弹片4,盖口7的颈部套装并轴向固定有下套6,下套6的一端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向内紧缩,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该防伪瓶盖的组装是先将上盖2套装在盖口7端口上后,再将下套6套入盖口7的颈部并包住外沿弹片4,最后再进行整体模压使下套6的一端紧紧包夹住外沿弹片4使外沿弹片4径向紧缩。也就是说,要将外沿弹片4紧缩并置于下套6内,需要以特定的步骤,通过特定的工具以机械的方式实现。因此,当外沿弹片4弹出并张开以后,通过常规的方法和手段是无法重新装回下套6内的,从而就实现外沿弹片4非可逆的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由于在打开上盖2时外沿弹片4从下套6中弹出并张开,重新套装上盖2时,外沿弹片4的轴向端面与下套6的轴向端面相互接触,无法通过非破坏的方式重新回到下套6内,在外沿弹片4的轴向端面与下套6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容易识别的接缝,从而为瓶盖的开启提供了明显有力的证据,即使不熟练的消费者也很容易的辨别出真伪,使防伪瓶盖达到良好的防伪效果。
考虑到造假者还可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方式进行造假,比如直接将外沿弹片4从上盖2上去除,或者人为将下套6的外沿部涨开,使外沿弹片4可以重新置于下套6内等情形,虽然造假后的瓶盖已发生变化,但对于不熟练的消费者而言,仍可能上当受骗。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瓶盖的防伪效果,如图1、图2,上盖2嵌套在外盖1内与外盖1连接为一体,外盖1的内表面与下套6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这样,由于将上盖2置于外盖1内,上盖2与外盖1一同开启,造假者难以将外沿弹片4从上盖2上去除;同时,防止了在开启后采用将下套6的外沿部涨开的方式使外沿弹片4重新置于下套6内,从而将瓶盖复原,达到造假的目的。采用上述将上盖2嵌套在外盖1内与外盖1连接为一体,外盖1的内表面与下套6的外表面紧密配合的结构后,进一步弥补了本实用新型防伪瓶盖的不足,使防伪瓶盖的防伪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天坤包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4纳米级以下酯化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丝圈踏垫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