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滞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687.2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郑泽明;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49/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楠 |
地址: | 55000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电磁式离合器、永磁式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体积较大,在接合或分离过程中要产生滑动摩擦,故发热量大、磨损也较大,长期使用后因为摩擦片磨损严重而导致可靠性降低;另外,摩擦式离合器在振动条件下性能也不稳定,不能满足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工作要求。电磁式离合器的特性较软,转速随力矩的增加而减小。永磁式离合器的特性虽然较硬,但其打滑后有较高频率的抖动,且在力矩降低的情况下不能恢复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接触式的磁滞离合器,其体积小、打滑力矩大、拐点力矩高、可靠性高,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转子、外定子和内定子,转子由轴和固定在轴上的磁滞转子杯组成;外定子为机壳,内定子为端盖,在外定子和内定子上固定有磁钢;磁滞转子杯设置在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外定子和内定子固定在一起。
上述的磁滞离合器,在外定子和内定子上固定的磁钢分别呈N、S极交错排列、并均匀分布于外定子和内定子上。内外定子上的磁钢的磁场均通过磁滞转子杯,磁滞转子杯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力矩。
前述的磁滞离合器,在外定子上固定的磁钢和内定子上固定的磁钢N极与N极相对。
前述的磁滞离合器,外定子和内定子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前述的磁滞离合器,外定子的内部设置有腰形槽,这样就可通过调整内外定子的相对位置调整磁滞转子杯工作磁密的大小,从而调整打滑力矩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保持着基本相同的打滑力矩及拐点力矩,并且在外部阻力矩达到拐点力矩之前,定转子之间无相对旋转,所传递的转速不会下降,离合器起到良好的传动作用,而当外部阻力矩达到拐点力矩时,转子与内外定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离合器迅速打滑,起到保护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滞材料的磁滞特性而工作的,内外定子与转子之间无接触,无摩擦不会发热,因此可靠性高;原动机带动内、外定子旋转,当原动力输出力矩小于打滑力矩时,在磁滞效应的作用下,内、外定子同磁滞转子杯一起无相对运动旋转,同时磁滞转子杯带动轴运动;当原动机输出力矩达到或超过打滑力矩时,原动力仍带动内、外定子旋转,但转子停止运动,运动机构也随即停转,由此离合器起到保护原动机和运动机构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外定子1制作成机壳、在外定子1的内部制作出腰形槽,将内定子2制作成端盖;在外定子1的内表面和内定子2的外表面分别焊接或者粘接固定上呈N、S极交错排列的磁钢、使之均匀分布于外定子1和内定子2上、并使外定子1上固定的磁钢和内定子2上固定的磁钢N极与N极相对。使用磁滞材料制作出磁滞转子杯4,再将磁滞转子杯4固定在轴3上。最后将轴3穿过外定子1和内定子2(同时安装上合适的轴承)、使磁滞转子杯4位于外定子1和内定子2之间,将外定子1和内定子2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