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1014.7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春;曹新明;刘金芳;柏川;胡滨;梁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楠 |
地址: | 55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空腹 桁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桁架梁结构形式,尤其是一种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
背景技术
土建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实腹梁自重较大,一般应用于中小跨度的屋盖与楼面结构中。当跨度更大时,为减轻结构自重可以将实腹梁的腹部适当挖空,从而形成空腹桁架梁或刚架结构。空腹桁架梁是比利时人Arthur Vierendeel于1896年提出,其通常采用单竖腹杆,腹杆与弦杆之间为刚性节点。由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空腹桁架梁的弯矩分配规律是靠近支座越近,腹杆杆端弯矩越大(腹杆的杆端弯矩是邻近弦杆杆端弯矩之和),而单竖腹杆的刚性较差,导致整个空腹桁架梁的刚性不是很理想,往往需要布置较密集的腹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该桁架梁结构的刚性好且可减少腹杆的数量,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它包括上弦、下弦和间隔一定距离垂直支撑在上弦、下弦之间的腹杆,所述的腹杆为X形。
上述的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中,上弦、下弦和腹杆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或者是采用钢、不锈钢、铝合金、木材、复合材料等制成。
前述的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中,腹杆的杆件截面是矩形、方形或者是圆形、H形、工字形、C形、Z形、L形等形状。
前述的交叉腹杆空腹桁架梁中,X形的腹杆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成形,或者是在工厂加工成构件、通过现场组装成形。
本实用新型基于空腹桁架梁的弯矩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空腹桁架梁结构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空腹桁架梁的单竖腹杆改为X形的交叉腹杆,由于交叉腹杆的腹杆中部弯矩较小,不但可减少腹杆数量,降低成本,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而且刚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它包括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上弦1、下弦2和腹杆3。腹杆3为X形,并间隔一定距离垂直支撑在上弦1和下弦2之间。腹杆3的杆件截面形状是矩形,或者是方形、圆形、H形、工字形、C形、Z形、L形等其他形状,也可采用格构式构件。在施工时,X形的腹杆3采用现场整体浇注成形,或者是在工厂加工成多个钢筋混凝土构件,然后在现场用螺栓组装成形。本例中的上弦1、下弦2和腹杆3除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外,还可以采用钢、不锈钢、铝合金、木材或者复合材料等其他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砌筑内脚手架
- 下一篇:木框架剪力墙中骨架间的抗上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