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运专线桥梁防撞墙钻孔钻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41109.4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81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聂伟;陈华明;张继光;郝慧洋;张学哲;孙永武;肖本学;方华清;胡洪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 速 |
地址: | 430071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运 专线 桥梁 撞墙 钻孔 钻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工具,具体说是一种铁路客运专线桥梁防撞墙钻孔钻机支架。
背景技术
根据铁道部《铁路“十一五”规划》,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的重点任务集中在加快发达铁路网、大力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以及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等六大方面。“十一五”铁路建设规模之大、标准之高,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在铁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能否保质保期完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工程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运专线桥梁为箱梁桥桥面上两侧从外到内依次为电力、通信、信号电缆槽。防撞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为20公分。根据客运专线施工工艺的要求,箱桥梁上铁路信号设备一律安装在防撞墙靠线路的外侧,设备安装采用防撞墙上钻孔固定角钢基础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美观、稳固的特点,而因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钻孔作业。防撞墙是20公分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且钢筋很密,钻孔的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在工具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以达到既保证钻孔质量又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手持钻孔的方法不可取,不仅劳动强度高,由于钻机的震动,很快使人胳膊酸痛,而且由于钻机工作时手持稳定性不够,无法保证钻孔的精度,既无法保证效率又无法保证质量。
我们着手调查了几家专门生产钻机的厂家,发现目前市面上尚没有一款针对铁路桥梁防撞墙钻孔的产品。虽然有一些厂家生产带有支架的钻机,但是对客专铁路的施工来说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稳定完成铁路客运专线桥梁防撞墙钻孔的钻机支架。
所述铁路客运专线桥梁防撞墙钻孔钻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于水平底座上的竖支杆,和固定于竖支杆套管上的横支杆构成,所述竖支杆套管套于竖支杆外且与升降螺杆固定;所述横支杆上固定装有钻机卡箍,横向调整螺杆的末端固定有钻机座,钻机座位于钻机卡箍中。
在竖支杆与横支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装有升降螺母和横向调整螺母,所述升降螺母和横向调整螺母分别与升降螺杆和横向调整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装有高度调整把手,横向调整螺杆的头端装有横向调整把手。
所述固定于底座上的竖支杆可以有单支或多支,横支杆的数量与竖支杆相对应。
经反复实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轻便。支架重量只有30公斤左右,含钻机也仅有35公斤,易于装卸和运输;
2.钻孔时稳定性高。由于底座卡在电缆槽内,所以比较稳固;从而保证了钻孔位置的准确性;
3.钻孔高度易于调节。调节中心螺杆即可升降钻机;
4.使用了该支架,钻机不与施工人员身体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钻孔作业的安全性;
5.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到了最小;
6.节省资金,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缩短了工期。
效益分析:
下面针对手持式钻孔与使用该支架进行钻孔两种方式进行效益计算。
客运专线箱梁桥上信号设备安装点约每公里一处,例如:每处需钻孔数量为:φ50mm孔8个,φ25mm孔24个。根据现场试验结果,采用手持式钻孔每φ50mm孔约需50分钟,φ25mm孔约需30分钟,每处共需1120分钟(2.3工日);采用支架钻孔,每φ50mm孔约需30分钟,φ25mm孔约需15分钟,每处共需600分钟(1.25工日)。具体见下表: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每处钻孔折合人力成本:手持式736元,支架式225元。采用支架以后,将人力成本直接降低了70%,整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以郑西客专工程为例,桥上共有信号设备安装点约180处,采用该支架以后,即可直接节约资金10多万元。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节省了将近一半的时间,为顺利开展后续工作、保证开通工期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度调整把手,2-升降螺杆,3-升降螺母,4-竖支杆套管,5-竖支杆,6-底座,7-横向调整把手,8-横向调整螺杆,9-横向调整螺母,10-横支杆,11-钻机卡箍,12-钻机,13-钻机把手,14-空心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41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iFi的远程串口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的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