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收获割台装置以及采用本装置的收获机割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861.3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观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57/03;A01D57/26;A01D6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38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收获 装置 以及 采用 机割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收获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的割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的割台是将玉米割台装置安装在已有的小麦收获机前端,同时将小麦收割的切割器安装在玉米割台装置前端,利用小麦收获机的动力装置进行动力传动,通过对现有小麦收获机割台的改造实现一机两用。
现有的玉米割台装置包括两个输送盘和辅助拨禾的拨禾轮,两个输送盘相对转动,剪切后的玉米秸秆由输送盘送至输送盘中间的位置,然后送至相对运动的绞龙附近,再由绞龙送至输送槽。拨禾轮包括三个拨禾片,拨禾片为片状或细长杆状,用于将剪断的玉米秸秆送入割台以及收获机内。但这样的拨禾片使得玉米的秸秆容易缠绕在拨禾片上,拨禾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容易造成丢穗。
虽然可以依靠两个输送盘的转动将玉米秸秆送入到绞龙附近,但是一些玉米垄位于两个输送盘的外侧,距离两个输送盘中间的通道过远,形成了死角,导致收割玉米时秸秆不容易被输送盘拨入,容易造成丢穗,导致农民对此类型的玉米收获机很不满意,不愿使用。
另外,现有的玉米割台的动力传动机构采用皮带传动,由皮带驱动输送盘以及拨禾轮转动,但由于皮带容易打滑,故影响收割效率和收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丢穗、收获效率高的玉米收获割台装置以及收获机割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收获割台装置,它包括割台机架,在割台机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输送盘;每个输送盘均连接有拨禾轮,拨禾轮上沿圆周均匀设有拨禾杆;输送盘由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拨禾杆的形状呈锥形,拨禾杆的截面面积从与拨禾轮中心连接处开始到末端逐渐变小。
所述拨禾杆的截面形状为圆、矩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
所述拨禾杆与拨禾轮中心连接处的截面直径≥200mm。
所述割台机架上还对称设有辅助输送盘,每个辅助输送盘均位于所述输送盘前方靠外一侧。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链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盘、辅助输送盘以及拨禾轮三者之间采用链传动连接。
一种收获机割台,它包括玉米收获割台装置,玉米收获割台装置前端连接有切割器,玉米收获割台装置后端连接有绞龙,玉米收获割台装置包括割台机架,在割台机架上对称设有两个输送盘;每个输送盘还连接有拨禾轮,拨禾轮设有拨禾杆;输送盘由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拨禾杆的形状呈锥形,拨禾杆的截面面积从与拨禾轮中心连接处开始到末端逐渐变小。
所述拨禾杆的截面形状为圆、矩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一种。
所述割台机架上还对称设有辅助输送盘,每个辅助输送盘均位于所述输送盘前方靠外一侧。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链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盘、辅助输送盘以及拨禾轮三者之间采用链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拨禾轮的拨禾杆外形采用锥形,克服了杆状或者板状容易缠绕的难题;在两个大的输送盘的外侧设置小的辅助输送盘,有效克服了现有的割台存在收割死角的问题,可将切割下来的玉米秸秆以及玉米穗送入输送通道,防止丢穗,大大减少了由于割台自身带来的损失,减轻了农民的损失;输送盘的传动机构、辅助输送盘和拨禾轮的传动机构均采用链传动,可有效防止现有的皮带传动而出现的打滑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获机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割台机架3,割台机架3前端连接有切割器9。在割台机架3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输送盘1,在输送盘1的后方是绞龙6,绞龙6横向设置且相对运动。输送盘1由传动机构10提供动力。
如图2所示,输送盘1与割台机架3的下平面有间距,间距d为100-250mm。
输送盘1的下方设置有辅助输送盘2,两个辅助输送盘2的中心均位于输送盘1的下方外侧,并且在对称设置割台机架3上。辅助输送盘2和输送盘1外形相似,尺寸比输送盘1小,辅助输送盘2的圆周外沿与输送盘1的中心轴有适当距离,以保证辅助输送盘2转动时不会碰到输送盘1的中心轴。
如图1所示,输送盘1由传动机构10提供动力,传动机构10包括链轮8。输送盘1和传动机构10由传动轴7连接,输送盘1主轴下端为锥齿轮传动。传动轴7左端为锥齿轮,右端为链轮8。传动机构10采用链传动,以保证传动平稳,不易打滑。
辅助输送盘2通过输送盘1的轴传递动力,输送盘1、辅助输送盘2和拨禾轮4的轴上相应均设有链轮,三者之间由链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观,未经李永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