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卧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832.7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8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河波;赵卫丽;陈银亮;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38 | 分类号: | B60P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牛爱周 |
地址: | 450016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卧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铺位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可调式卧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频繁。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贯穿跨度大,铁路不能到达的地方,跨省跨区的运力还需要公路客车,而卧铺客车就是当今解决长距离客运而发展起来的客车产品,卧铺客车的诞生就是顺应了市场的需要,解决了长距离变坐姿为卧姿状态的舒适性问题。但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加大经济效益,卧铺客车及卧铺产品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能设计卧铺数越多越好,同时还不能按照理想的曲线进行铺垫的高度设计,因为上下铺的铺间高也有国家标准约束。这样只有采取缩小卧铺的有效长度,加大卧铺上端的倾斜角度,或者减少脚部海绵厚度等办法来实现,采用此种方式导致整个卧铺变成了下倾角度,随着车体的前行惯性和振动,乘客身体会不自觉的下滑,没有依托,最终影响卧铺的整体舒适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对乘坐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卧铺的不舒适会导致乘坐率下降,直接影响的就是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卧铺,以在满足国标要求的情况下,增加卧铺位数,提高乘用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可调式卧铺,包括卧铺底架及卧铺垫,在卧铺的人体大腿与小腿卧放位置处的卧铺垫下面的卧铺底架上安装有一套卧铺腿托机构,卧铺腿托机构与一套卧铺腿托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卧铺腿托机构由前部的小腿托板和后部的大腿托板构成,两者铰链在一起,小腿托板的前端滑动装配在前后方向的滑轨上,大腿托板的后端转动装配在卧铺底架上。
所述的卧铺腿托升降驱动装置由与大腿托板的后端同轴固定装配在一起的扇形齿板以及与该扇形齿板相互啮合传动装配在一起的手轮式驱动机构组成。
所述的手动轮驱动机构包括输出齿轮,壳体,盖板,扭簧,主动轮,输入轴及手柄,主动轮与输入轴固联为一体,输出齿轮驱动扇形齿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卧铺是在卧铺的人体大腿与小腿卧放位置处的卧铺垫下面的卧铺底架上安装有一套卧铺腿托机构,卧铺腿托机构与一套卧铺腿托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其初始状态时仍然是平铺,满足国家标准和营运等级评定,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卧铺膝部的卧铺腿托机构可以进行手动升高或降低,根据乘客的需要调节出满意舒适的W曲线,最大升高值可达80mm,极大满足乘坐舒适性,提高经济效益。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工程学原理,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人体半躺时,身体呈W状态最舒服,上身躯干与大腿的角度,大腿与小腿的角度形成一个舒展自然的曲线,肌肉组织放松,腹压小,血液循环通畅。如果人体在运行振动的客车上,能够保持W姿态,臀部及大腿有上倾铺垫的依托,彻底可以解决身体下滑的现象,是解决卧铺客车乘坐舒适性行之有效的办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卧铺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卧铺调节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卧铺腿托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卧铺手动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卧铺,包括卧铺底架及卧铺垫2,在卧铺的人体大腿与小腿卧放位置处的卧铺垫下面的卧铺底架上安装有一套卧铺腿托机构,卧铺腿托机构与一套卧铺腿托升降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手轮4。
如图2、图3所示,卧铺腿托机构由前部的小腿托板6和后部的大腿托板5构成,两者铰链在一起,小腿托板6的前端滑动装配在安装基板8上设置的前后方向的滑轨7上,大腿托板5的后端转动装配在卧铺底架上。卧铺腿托升降驱动装置由与大腿托板5的后端同轴固定装配在一起的扇形齿板10以及与该扇形齿板10相互啮合传动装配在一起的手轮式驱动机构组成,壳体11用于安装驱动手轮4。使用时,驱动机构的驱动手轮4驱动输出齿轮9旋转,输出齿轮9再驱动扇形齿板10旋转,扇形齿板10带动大腿托板5转动,小腿托板6随大腿托板5一起运动,从而实现卧铺托腿可调节的功能。
如图4所示,手动轮驱动机构包括输出齿轮9,壳体11,盖板13,扭簧14,主动轮15,输入轴16及手柄17,主动轮15与输入轴16固联为一体,输出齿轮9驱动扇形齿板10转动,扭簧14、主动轮15均设置在壳体内,盖板13设置在壳体11外,当用驱动手柄17时,主动轮15和输入轴16随之一起旋转,并驱动扭簧14转动,进而驱动输出齿轮9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子信道的前向卫星链路
- 下一篇:一种可自装自卸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