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525.9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6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定芬;莫风芝;叶宏璐;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4 | 分类号: | B60K1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驱动 中间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前置前驱汽车驱动轴是采用左、右半轴装置,通常情况下,因为受到整车轮距的设计要求,以及发动机、变速器和制动器等部件布置的约束,右驱动轴设计时轴杆比较长。由于驱动轴没有中间支撑,轴杆偏长,容易产生晃动,会直接导致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驱动轴与周边零部件间隙偏小,随着汽车行驶距离的增加,各系统零部件可能出现性能衰减,过长的驱动轴可能会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以解决驱动轴过长时与周边零件间隙偏小,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体、轴承和挡圈;所述支撑体上部具有与发动机缸体固定的螺栓孔,支撑体下部有套住驱动轴轴杆的孔,并在孔中安装轴承对驱动轴轴杆进行定位,轴承两端安装有挡圈。
在所述支撑体下部孔的两侧还分别压入有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
在所述支撑体下部孔的表面与驱动轴轴杆的结合处装有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装置将驱动轴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能改变轴杆过长导致不稳定的现象,使得驱动轴轴杆的定位距离变短,使其更加稳定,能有效解决轴杆与发动机、皮带轮等周边零件的干涉问题。该装置装配简单,支座装配方便,可靠性高,动力传递效果好,驱动轴噪音小,生产节奏快,能很好地传递变速器的输出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用驱动轴中间支撑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支撑装置包括挡圈2、支撑体3、轴承4、内密封圈5、外密封圈6和防尘盖7。支撑体3上部具有与发动机缸体固定的螺栓孔,支撑体3下部有套住容驱动轴轴杆1的孔,并在孔中通过安装轴承4对驱动轴轴杆1进行定位,轴承4两端安装有挡圈2。支撑体3下部孔的两侧还分别压入有内密封圈5和外密封圈6,在孔的表面与驱动轴轴杆1的结合处装有防尘盖7。
安装时,先将轴承4装入支撑体3的孔中,直到轴承4到达支撑体3台阶处定位为止,然后将轴承4和支座体3整体套入驱动轴轴杆1,直到轴承4到达轴杆1台阶轴向定位为止;再将挡圈2压入,使轴承4不能轴向移动;在支撑体3的孔两边压入内密封圈5、外密封圈6,避免灰尘进入轴承4;最后在支撑体3处装上防尘盖7。这样装配好的驱动轴,通过3颗螺栓将支撑装置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此种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简单,方便,可靠,拆卸容易。当差速器将动力扭矩传递到驱动轴时,驱动轴转动,由于轴承4的作用,支撑体3不会随着驱动轴转动,保持固定在缸体上不动。
该中间支撑装置的装配好的状态见图2,其中8是支撑装置总成,9是伸缩端万向节总成,10是轴杆,11是固定端万向节总成,12是伸缩端防尘罩,13是固定端防尘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道排程方法与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服务限制影响紧急呼叫连续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