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238288.6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7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平行 对称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数据电缆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不乏见诸,例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45120Y推荐了一种带有导电塑料屏蔽层的数据电缆、CN201051425Y介绍了一种带有独立分屏蔽的数据电缆、CN2758948Y披露了抗干扰高速数据电缆、CN1183553C公开了一种具有单独屏蔽双扭线的高速数据电缆、CN201081801Y公诸了一种星绞型数据电缆、CN101174495A揭示了一种铠装数据电缆、CN2758946Y推荐了一种屏蔽高速数据电缆和CN2609126Y教导了一种高屏蔽室外用数据电缆。在上述文献中,除了CN201081801Y和CN101174495A外均是围绕改善屏蔽效果而展开的,其中,CN201081801Y所揭示的技术方案是旨在提高传输性能的同时增强电缆的防潮性能、机械强度和耐压性能,对数据电缆的衰减问题,专利使用了发泡+实芯聚烯烃层绝缘的发泡层来保障;CN101174495A的核心在于改善数据电缆的耐压强度和防辐射防鼠咬,因此这种数据电缆显然是室外电缆并且为埋设使用。
如业界周知之理,作为数据电缆,随着传输速度的增加延迟差(SKEW)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成为高速数据电缆的重要指标,同时衰减和回路损失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然而,包括申请人在上面例举的所有专利申请技术方案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数据电缆由于结构存在欠缺而不足体现出令人满意的延迟差(Skew)和衰减和回路耗失小的效果。具体可由图4所示,由于数据电缆的线对通常有1对、2对、4对、8对和16对,甚至达到100对,因此仅仅作为一个例子而在图4中示出了四对线对,即这种数据电缆包括线对1和外护套2,线对1容纳于外护套2内,每个线对1包括第一、第二线芯11、12,第一线芯11包括第一导体111和挤覆在第一导体111外的第一绝缘层112,第二线芯12包括第二导体121和挤覆在第二导体121外的第二绝缘层122,其中:第一、第二线芯11、12彼此之间进行绞合。这种结构势必会导致衰减和回路损失大的问题,因为将第一、第二线芯11、12实施绞合后,第一、第二线芯11、12之间反而会出现松动,而且由于绞合而产生的空隙既不规则也不均匀,从而影响数据电缆传输信号的能力,使衰减和回路损失大。道理十分简单,第一、第二线芯11、12对绞后所造成的彼此的距离不一致,距离的大小不一会引起第一、第二线芯11、12的特性阻抗的变化从而造成较大的延迟差,衰减和回路损失,从而造成在使用过程中信号产生较大的波动。
鉴于上述情形,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数据电缆的结构进行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减小延迟差、衰减和减小回路损失的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它包括至少一对线对和外护套,每对线对各包括第一、第二线芯,第一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和挤覆在第一导体外的第一绝缘层,而第二线芯包括第二导体和挤覆在第二导体外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第二线芯彼此贴靠并且在长度方向构成平行,所述的每个线对外缠包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的外护套位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层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线对还包括有一接地线,接地线在长度方向伴随于所述的第一、第二线芯并且包覆在所述的第一屏蔽层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屏蔽层外设有第二屏蔽层,在第二屏蔽层外设有第三屏蔽层,所述的外护套位于第三屏蔽层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屏蔽层各为金属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薄膜为铝箔聚酯带复合薄膜或铜箔聚酯带复合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薄膜为铝箔聚酯带复合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屏蔽层为金属丝编织网套。
本实用新型所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将构成线对的第一、第二线芯在长度方向构成彼此贴靠并且保持平行,因此消除了已有技术中的因对绞而产生的均匀不一的间隙,确保了第一、第二线芯之间的距离一致,为第一、第二线芯具有理想的特性阻抗提供了保障,使衰减和回路损失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轨插入式高架公路
- 下一篇:窄轨单开道岔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