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7817.0 | 申请日: | 200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健 |
主分类号: | B23B21/00 | 分类号: | B23B21/00;B23B29/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彬 |
地址: | 213011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自动 回转 重型 刀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属于数控机床领域。
背景技术
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主要适用于数控立车,大中型数控车床上夹持固定刀具。在系统控制下,自动转位换刀对工件进行切削,是数控立车,大中型数控卧车上重要的组成部件。现有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的电机是装在刀架的外部的,安装在中拖板上有时会与尾架干涉,有的与较长的刀杆干涉,而且电机一般低于刀架底面,安装不方便,外观也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会与中拖板或长刀杆干涉的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包括电机、减速箱、下刀体、上刀体、外齿圈、内齿圈、离合盘、螺杆、罩座、固定圈、发迅盘、磁钢和顶盖,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与螺杆啮合,离合盘与螺杆固定连接,内齿圈固定在下刀体上,外齿圈固定在上刀体上,罩座固定在上刀体的顶部,磁钢与罩座固定连接,还包括离合销、弹簧、反靠销、反靠盘、夹紧齿圈、销座、夹紧轮、电机座和联接板,电机座上部位于上刀体内腔,电机座下端与下刀体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内腔中,联接板固定在电机座上,减速箱固定在联接板上,固定圈和发讯盘固定在减速箱上,顶盖罩住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夹紧齿圈与销座固定连接,销座与夹紧轮固定连接,且夹紧齿圈、销座和夹紧轮通过同一个键与上刀体连接,夹紧轮与螺杆啮合,夹紧齿圈分别与内齿圈和外齿圈啮合,反靠销和离合销装在销座内,并在反靠销和离合销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合的弹簧孔,弹簧安装在该弹簧孔内,且弹簧的一端抵在离合销上,另一端抵在反靠销上,离合盘上具有与离合销的上端对应的推拔槽,反靠盘上具有与反靠销的下端对应的推拔槽,反靠盘固定在下刀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电机座上部位于上刀体内腔,电机座下端与下刀体固定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内腔中,使电机呈内藏式安装,外部看不到电机,刀架的安装方向不受限制,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不会与中拖板或长刀杆干涉,同时,刀架的外形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靠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数控自动回转重型刀架,包括电机5、减速箱20、下刀体1、上刀体8、外齿圈2、内齿圈3、离合盘23、螺杆12、罩座13、固定圈14、发迅盘15、磁钢21和顶盖16,减速箱2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17,该输出齿轮17与螺杆12啮合,离合盘23与螺杆12固定连接,并在电机内齿圈3固定在下刀体1上,外齿圈2固定在上刀体8上,罩座13固定在上刀体8的顶部,磁钢21与罩座13固定连接,还包括离合销24、弹簧4、反靠销6、反靠盘7、夹紧齿圈9、销座10、夹紧轮11、电机座25和联接板22,电机座25上部位于上刀体8内腔,电机座25下端与下刀体1固定连接,电机5固定安装在电机座25内腔中,联接板22固定在电机座25上,减速箱20固定在联接板22上,固定圈14和发讯盘15固定在减速箱20上,顶盖16罩住减速箱20,减速箱20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18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夹紧齿圈9与销座10固定连接,销座10与夹紧轮11固定连接,且夹紧齿圈9、销座10和夹紧轮11通过同一个键与上刀体8连接,夹紧轮11与螺杆12啮合,夹紧齿圈9分别与内齿圈3和外齿圈2啮合,反靠销6和离合销24装在销座10内,并在反靠销6和离合销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合的弹簧孔,弹簧4安装在该弹簧孔内,且弹簧4的一端抵在离合销24上,另一端抵在反靠销6上,离合盘23上具有与离合销24的上端对应的推拔槽23-1,反靠盘7上具有与反靠销6的下端对应的推拔槽7-1,反靠盘7固定在下刀体1上。
如图1所示,离合盘23和螺杆12在电机座25和联接板22之间用轴承固定。使离合盘23和螺杆12只能径向运动,不能走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健,未经王瑞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