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6*0.35ST钢帘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7709.3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杭友明;苗为钢;赵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8 | 分类号: | D02G3/48;D02G3/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0.35 st 钢帘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3+6*0.35ST钢帘线。
背景技术
带束层是子午线轮胎重要的结构部件,是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它直接影响到轮胎整体的形变和应力分布,对胎面磨耗、高速性能和操纵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尽可能增加带束层的刚性、降低轮胎的滚动生热是带束层设计的关键,现在仍在大量使用的是3+9+15*0.22+0.15结构钢帘线,该结构钢帘线价格相对较高,橡胶渗透性不好,生产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6*0.35ST钢帘线,它无外缠绕丝,可以避免外缠绕丝去外层帘线的磨损,减少帘线加工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它是一步成型,因此这种钢帘线的生产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6*0.35ST钢帘线,它由钢丝编捻而成,它由三根芯线和六根排布在芯线周围的单丝作同向编捻形成钢帘线。
所述的内层芯线和外层单丝的捻向为-/S捻。所述钢帘线的直径为1.37mm。所述钢帘线的捻距为18mm。所述的单丝均匀分布在芯线周围,单丝之间的接触面为线接触。所述钢帘线的过捻量为0.8-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钢帘线的钢丝之间的接触面是线接触、接触面积大,它具有较为紧密的结构,帘线直径可以减少,可以减小帘线的密度和用胶量,降低轮胎滚动阻力,而同时又能保持相同的增强作用,可以减轻轮胎中钢帘线的重量,降低轮胎生产成本,符合轮胎轻量化要求。一次捻制成绳,从生产上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该结构无外缠绕丝,可以避免外缠绕丝去外层帘线的磨损,减少帘线加工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它是一步成型,因此这种钢帘线的生产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3+6*0.35ST钢帘线,它由钢丝编捻而成,其特征是它由三根芯线1和六根排布在芯线周围的单丝2作同向编捻形成钢帘线,内层芯线1和外层单丝2的捻向为-/S捻,钢帘线的直径为1.37mm,钢帘线的捻距为18mm,单丝均匀分布在芯线周围,单丝之间的接触面为线接触,钢帘线的过捻量为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织机的共轭凸轮开口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循环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