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7555.8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中;陆家祥;钱莉红;顾鹰;淦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敛 形流道 叶轮 离心 压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增压内燃机及各种工矿机械中。
量大面广的内燃机采用废气涡轮驱动的和曲轴驱动的离心式压气机,由于在同样获得工作容积中增加了空气量,可以多喷油,并且改善了燃烧过程,因而大幅度提高了内燃机的比功率,降低了比油耗,减少了排气中的污染物。各种工矿机械中的离心式压气机是一种高压比的压缩空气源,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离心式压气机主要有叶轮、轴、轴承及涡壳等组成,叶轮是离心式压气机中唯一传递能量的重要零件。叶轮中气体流动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对节能和净化环境有重要作用。叶轮叶片的形状已经接近气体流动的实际情况,但子午面叶形设计不善,严重影响叶轮的流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流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的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具有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叶轮,叶轮具有至少10个叶片,叶轮与外壳内壁间通过相邻叶片形成气体流道,气体流道具有进气口和连通外壳的出气口,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叶轮的气流马赫数适量,减轻了入口撞击损失和气流损失,气体流道截面积由进气口向着出气口呈收敛形,使得气流在流道中适当加速,压抑了附面层脱离现象,减少摩擦损失,消除或减少了流道突扩或突缩因其的气流损失,气体流道横截面折合面圆的外包络线为直线,消除或减少了流道突扩或突缩引起的涡流损失,与出气口连通处的外壳通气口管壁设置成与出气口流道壁平行,消除了出口处的激波损失和异响源。
进一步,气体流道的进气口面积与出气口面积比为1.2~1.35∶1.0,减少摩擦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广泛应用于内燃机的增压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及其它叶轮机械,减少了叶轮流道中各种流动的损失,使压气机绝热效率大大提高了;消除了叶轮出口气流的异响源;气体在流道种流动平顺,减轻了振动,提高了叶轮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敛形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叶轮,3.气体流道,4.进气口,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种收敛型流道叶轮的离心式压气机,具有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叶轮2,叶轮2具有至少10个叶片,叶轮2与外壳1内壁间通过相邻叶片形成气体流道3,气体流道3具有进气口4和连通外壳1的出气口5,气体流道3截面积由进气口4向着出气口5呈收敛形,气体流道3横截面折合面圆的外包络线为直线,与出气口5连通处的外壳1通气口管壁设置成与出气口5流道壁平行,气体流道3的进气口4面积与出气口5面积比为1.2~1.35∶1.0。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为了减轻入口撞击的损失和气流的损失,马赫数为适量的气流从外壳1向着进气口4进入叶轮2,由于气体流道3的进气口4面积与出气口5面积不同,气体流道3截面积由进气口4向着出气口5呈收敛形,使得气体在流道中适当的加速,既压抑了附面层脱离现象,又不至于过多产生摩擦损失,使到出气口的5气流马赫数适量,且平行流动到外壳1内,消除了出气口5处的激波损失和异响源,提高了流出的气体的动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立新增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NG汽车的气瓶固定装置
- 下一篇:圆压圆模切机专用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