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管路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7508.3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峰;印建明;王乐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属于轨道车辆制动管路固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动管路为车下悬挂件,是气路的传播通道,同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制动管路包括列车管、总风管、生活用风管、空气弹簧用风管、吹尘管、制动用风管。目前,这些管路均采用现场车下逐根装配、安装并调试,延长了现场装配的工期,由于管路散装在车底,使得车下布局杂乱,车下到处都是管路和接头,增加漏风点、故障点,其安全性能较差;对于车架较低轨道车而言,其车下空间狭小,不利于进行管路装配、安装及调试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实现了模块化管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组成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上管吊、下管吊,所述上管吊的下端面和下管吊的上端面具有对应的纵向槽,所述的上、下管吊所对应的纵向槽构成了容制动管路置于其中的纵向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减少原有制动管路的接头,使列车管、总风管、生活用风管、空气弹簧用风管、吹尘管、制动用风管尽可能的使用足够长的不锈钢管拼装成为一个整体,然后于车体整体连接,实现了制动管路的模块化管排,使制动管路的装配、调试与现场安装分离,缩短了现场安装的工期,并且使整个车下布局简洁,线条流畅,视觉美观,同时安全性能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其组成包括固定为一体的上管吊1、下管吊2,上管吊1的下端面和下管吊2的上端面具有对应的纵向槽11、12,上管吊1、下管吊2所对应的纵向槽11、12构成了容制动管路置于其中的纵向通道3。本实施例中,上管吊1、下管吊2通过螺栓4固定为一体。
如图1所示,上管吊1的下端面和下管吊2的上端面各具有对应的六条纵向槽,这总共的十二条纵向槽构成六条容制动管路置于其中的纵向通道,从右向左依次容列车管、总风管、生活用风管、空气弹簧用风管、吹尘管、制动用风管置于其中。
本例中,本实用新型制动管路固定装置在通过两端的长螺栓5于车体相连,这样可以保证同批车的管排一致性,于车体连接简单,方便操作,便于检修,使得安装起来更快捷、方便。
模块化管排可以改变生产工艺的提高,基本上都要在车下实现预组装,来缩短生产周期,整体组装上车,这样既美观,也节约空间。到现在为止已经在多批车上应用,效果非常好,因此该管排在以后的生产中还会有很大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7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身自反力平衡荷载箱
- 下一篇:过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