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限流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4905.5 | 申请日: | 2008-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14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限流 结构 含有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排气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气限流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排气冷却结构就是用一根软管将膨胀箱和发动机的排气钢管相连。在排气的时候有大量的水流入膨胀箱,再经膨胀箱流回发动机,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不足之处是,不利于发动机的暖机。且当发动机过热时,此流路的不经过散热器而直接流回发动机,很容易造成发动机沸腾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限流结构,解决了排气时有大量水流回流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排气限流结构的发动机,解决了排气时有大量水流流入膨胀箱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限流结构,包括连接膨胀箱上钢管、联接发动机排气孔的下钢管,套接上钢管、下钢管的橡胶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钢管、下钢管之间的橡胶管内设置直径小于橡胶管的内径且大于钢管的内径的钢球。
为了卡紧橡胶管,在所述的套接上钢管、下钢管的橡胶管上设置卡箍。
在所述的上钢管、下钢管上设置限位销。以保证橡胶管与其连接后的空间,来确保钢球在其中移动的合理性。
所述的上钢管、下钢管之间距是1.3-1.8倍钢球直径。也是确保钢球在其中移动的合理性。
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目的,一种含有排气限流结构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膨胀箱;所述的发动机通过所述的排气限流结构联接膨胀箱。
本发明工作原理:在连接膨胀箱和排气钢管中间的软管里放置一颗钢球,此钢球的直径必须是小于软管的内径且大于铁管的内径,这样气体可以克服刚球压力而进入膨胀箱,当管内有水流时该机构中的钢球在水的浮力及水流的冲击力下而堵住钢管口;而当水流中含有大量气体时,由于气体的存在会使浮力减小,在钢球重力的作用下,使钢球与管口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水中的气体排出;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正常的排气又能达到阻止水流的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由于采用浮球球阀式排气限流结构,解决了排气时有大量水流流入膨胀箱的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排气限流结构构造剖视图。示意在正常通气状态。
图2为本发明排气限流结构构造剖视图。示意在阻水通气状态。
图3为本发明含有排气限流结构的发动机构造示意图。示意排气限流结构在冷却系统中的位置。
图中:1.卡箍、2.上钢管、3.下钢管、4.限位销、5.橡胶管、6.钢球、7.气体、8.水、9.膨胀箱、10.发动机、11.管路、12.排气限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排气限流结构,包括连接膨胀箱上钢管2、联接发动机排气孔的下钢管3,套接上钢管2、下钢管3的橡胶管5。在所述的上钢管2、下钢管3之间的橡胶管5内设置直径小于橡胶管的内径且大于钢管的内径的钢球6。
为了卡紧橡胶管5,在所述的套接上钢管2、下钢管3的橡胶管5上设置卡箍1。
在所述的上钢管2、下钢管3上设置限位销4。以保证橡胶管与其连接后的空间,来确保钢球在其中移动的合理性。
所述的上钢管2、下钢管3之间距是1.3-1.8倍钢球直径。也是确保钢球在其中移动的合理性。
如图3所示,一种含有排气限流结构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10、膨胀箱9;所述的发动机10通过管路11及所述的排气限流结构12联接膨胀箱9。
工作过程是,如图1所示在管内只有气体情况下气体托起钢球流过钢管进入膨胀箱,当管内充水时如图2所示因水的冲击力和浮力作用下钢球向上运动进而堵住钢管口水流被阻止;当管内水气混合时浮力变小钢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又恢复到图1的工作状态,如此达到通气阻止水流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1、设计合理的钢球。2、在两钢管上焊接上限位块,以保证橡胶管与其连接后的空间,来确保钢球在其中移动的合理性。3、设计合理长度的橡胶管,在橡胶管装配时,在其中放入设计好的钢球,然后在套在钢管上至限位块处。4、橡胶管装配好后卡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4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