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供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3922.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9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鲁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鸣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C7/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兆岭;沈 泳 |
地址: | 100024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供给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新型环保能源的一种,已经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及工业生产当中。
目前,天然气使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管网输送天然气,是指通过长输管线及城市管网实现天然气的输送、分配和使用;这种方式是最为普遍的天然气使用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用气户。这种方式需要以长输管线及城市输送管网为基础,将天然气输送到相应的用气点,而管线、管网的建设投资大,回收慢,属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因此其使用限于用气集中,且长期稳定的城市工业用气或小区居民用气。
第二种是使用压缩天然气,是指将天然气加压至4~25MPa,通过专用的高压撬车将天然气运输至调压站;经调压站将高压天然气减压后形成中压天然气输送到中压管网,由中压管网将中压天然气输送至各用气点;在各用气点经过中低压调压装置调压后形成低压天然气再进行使用。这种方式的天然气适用于已经接入城市中压管网的居民社区或中小型工业企业。
第三种是使用液化天然气,是指将天然气通过深冷技术使其液化,将液态的天然气储存在专用的运输车辆中送至用气点,经过汽化、减压后再进行使用。这种方式适用于距离城市管网较远、用气量比较大的大型工业企业或大中型城市用气。
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小型餐饮业是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燃料资源消耗的重要用户。中小型餐饮行业具有投资不大,灵活性强、转型快的特点。上述天然气的使用方式决定了中小型餐饮业难以使用天然气,原因在于:
第一,中小型餐饮业用户一般属于临街商铺,由于临街商铺在建设阶段用途不确定,一般没有预设天然气管道。据调查,就北京市而言,绝大多数临街商铺没有接入天然气管网。因此,中小型餐饮用户无法使用管网输送的天然气。
第二,没有合适的天然气储备和减压设备。上述第二种使用压缩天然气方式中,天然气储备设备储气量大,适用于用气量不小于300~500Nm3/h或日用气量不小于2000Nm3的集中用气的用户,由于中小型餐饮业用户的日用气量不大于200Nm3,因此不适合用高压撬车对中小型餐饮业提供天然气。另外,以该方式提供天然气的减压设备的流量为300-500Nm3以上,且需要建立一座调压站,对于中小型餐饮业用户而言,承担高昂的费用非常不经济。
第三,中小型餐饮业用户过于分散,再加上附近没有预设的天然气管道,自付管网开口费用过高,使相当一部分用户无法承担。
第四,由于餐饮业用户本身变化较快,业主转产及更换经营地点非常频繁,也导致中小型餐馆用户不愿意投资天然气管网建设。
第五,当前的调压站在减压过程中,由于高压天然气压力范围为25~0MPa,前压变化范围比较大;又因为从高压减压到民用低压,其压力变化能够达到10000倍,调压过程需要至少三级调压来稳定天然气的出口压力,使调压站占用很大的空间,调压过程中还需要铺设管网,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天然气的使用;天然气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只能建设在远离居民区或较偏的地域,这就更进一步使中小型用户无法使用天然气。
因此,在目前没有合适方式为中小型餐饮业用户提供天然气的情况下,中小型餐饮业用户主要以液化气作为燃料。另外,对于一些小型公共服务机构也存在相同的情况。总之,鉴于天然气环保性和经济性的优点,分散的中小型用户非常希望能够使用天然气,只是当前还没有一种合适的为其提供天然气燃料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供气系统,让分散的中小型用户能够以合适的方式使用天然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供给系统包括压缩天然气容器和调压装置,所述的压缩天然气容器能够储存高压天然气,所述的调压装置能够用于将高压天然气压力降低,所述的压缩天然气容器的出气口与调压装置的入气口通过汇排系统相连,调压装置的出气口能够与灶具相连,所述的压缩天然气容器包括耐高压钢瓶;所述的调压装置为可移动式结构,且能够将高压天然气转换成低压天然气。
优选地,所述的调压装置的入气口压力在20~25MPa时,其出气口压力范围为1.0~4.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鸣,未经鲁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3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页类输送装置
- 下一篇:太阳电池组件在线缺陷检测的反射成像装置